加快忻州旅游業發展的思考 |
2016年06月06日 09時24分 忻州在線 |
— —云南歸來話旅游
作者: 李 霖 旅游業作為一種朝陽產業、綠色產業、富民產業和創造快樂的產業,隨著社會進步,越來越受到國家和各級地方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產業。“十二五”期間,忻州市委、市政府把旅游業作為全市五大新型產業之一重點發展,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十三五”規劃中,市委、市政府更是把發展和振興旅游產業作為重中之重,提出要叫響世界品牌,做好龍的文章,講好忻州故事。如何實現我市旅游業的更好更快發展,也成為全市上下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筆者于4月份去云南旅游八日,有一些很深的感觸,覺得對我市旅游業發展有很好的啟示和裨益。 打造“全市旅游一盤棋”格局 云南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旅游資源極其豐富的地區之一,也是國內近些年來旅游產業發展較好的地區之一。其旅游業的長足發展,首先得益于“全省旅游一盤棋”格局的形成。 在云南,旅游資源是共享的,信息是及時溝通的。這種共享,不僅體現在與各地、各旅行社溝通,根據游客情況量身打造精品線路,而且各個導游間也是相互聯系溝通的,前一個導游會把所帶團隊的信息及時匯總發給旅游管理部門,而且會預先介紹下一站行程。 在這次云南旅游中,從群峰壁立、婀娜多姿的大小石林到千瘴疊翠、神奇美麗的西雙版納,縱橫南北,包括旅游景點、食宿安排、各類交通工具、購物商店、導游服務、機場接送,每個環節都安排得井然有序,環環相扣。 筆者參加的這次云南游,全程總共更換了四個導游,每個導游都有自己的特點,都能既讓你玩得開心,又讓你愉快購物。 從導游的介紹和行程見聞中,我漸漸深切地領悟到了云南發展旅游業“全省一盤棋”的真諦。就是從旅游宣傳推介、政策法規制定、信息資源共享,到統一規劃資費、購物消費娛樂,以及人才培養扶持、資源整合挖掘,都著眼全省通盤考慮、整體運作、相互協調,又各具地方特色。如此的全省一盤棋,既促進了云南旅游業的發展,拉動了地方經濟,又為游客帶來了諸多便利,尤其是滿足了初次到云南旅游者的需求。 云南旅游業全省一盤棋指導思想的形成和落實,關鍵在于領導高度重視,每年一次的全省旅游發展大會,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都要參加,各地市的一把手全部到會,每年都有新思路、新舉措,形成了全省一盤棋、上下一條心的局面,達到了滿盤皆活的效果。 忻州是一個集佛教古建、長城邊塞、黃河風情、自然生態、溫泉度假為一體的旅游大市。旅游資源分布廣、品種全、品位高,不僅有以名山大川為主的自然旅游資源,而且有古老獨特的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然而,與豐富的旅游資源相比,我市旅游業無論是游客人數、消費總量、產品知名度,還是對相關產業的帶動等等,都是遠遠不相適應的。借鑒云南發展旅游業的成功經驗,我市推動旅游業大發展,迫切需要樹立“全市旅游一盤棋”的理念。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是加強旅游形象的宣傳推介。忻州旅游城市的宣傳營銷,應在“全市一盤棋”思想的指導下進行,做到政府主導、部門聯動、市場運作、全民參與。既可采取廣告、媒體、新聞發布會等傳統方式,在權威媒體加大宣傳促銷力度,樹立并推介美麗宜居的忻州城市新形象。還可以借助網絡和新媒體打造旅游景區與網絡企業合作樣板,進行產品包裝、集中轟炸、地毯式宣傳。又可通過圖書出版、高規格研討會、演唱會、民俗節、佛教文化節、大型旅游節,組織省內外旅行社,邀請省內外新聞媒體,尤其是在潛在客源地進行有目標的宣傳推介來達到宣傳促銷的效果。 其次是政策法規的統一性。要根據國家的相關政策法規,進一步制定出符合忻州實際的促進旅游業發展的政策和法規。如在投資開發上優惠招商的政策;培養壯大旅游企業的扶持政策;重視人才的旅游發展戰略,包括宣傳推介地方文化的文學藝術人才,直接服務于旅游的金牌導游培訓和延攬政策;理順管理體制,成立協調統一的管理機構,由旅游、文物、園林、宗教、商務等多部門組成旅游商貿系統,或由幾家有實力和影響力的旅游景區共同出資成立“旅游協調公司”,統一協調運作、統一調度,實行“景政合一”的旅游管理模式;完善相關的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政策法規。 第三是資源信息共享。以全市統一的旅游管理機構為中心,及時收集發布有關的政策法規、旅游信息、游客數量、統計分析等。各旅游企業包括旅行社和導游,要將每天的游客信息、購物情況、游客意見和建議等及時匯總報告給旅游管理部門。更為重要的是,要從思想上樹立全市一盤棋的思想,打破地域之間封閉競爭、各自為政的不良格局,把相關資源進行整合,打造精品旅游線路,讓游客來到忻州后感到美景眾多、心情愉快、流連忘返、不虛此行,回去后情不自禁地通過各種方式宣傳介紹忻州旅游景點,從而擴大忻州旅游的影響面,促進我市旅游業的良性發展。 第四是加大投資力度。要把發展旅游業作為我市實現轉型跨越發展的頭等大事。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其他領導配合抓,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圍繞“五區一線”的格局,以大思路、大氣魄,下大力氣投資建設關系旅游發展的道路交通、賓館飯店、景點設施、停車場、文化娛樂等基礎設施。 做好文化與旅游結合的大文章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缺乏文化內涵與文化品位的旅游產品是沒有吸引力與生命力的。發展文化旅游可以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的優勢資源,帶動相關產業的共同發展,從而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 筆者這次云南之行,不僅飽覽了風光奇特的自然風景,而且親身體會了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和富有地方色彩的獨特文化。或許,后者的魅力及影響還要更大一些。 無論是西雙版納傣族的潑水節、麗江古城柔軟的時光隧道,還是孔雀山莊百只孔雀從不同山頂瞬間飛臨眼前的景觀,都會使人感到強烈的震撼。正是這些充滿魅力的云南地方文化,豐富了游客的游覽項目,激發了深入了解、一探究竟的熱情,也因此給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忻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有著得天獨厚、異常豐富的文化資源,可分為歷史文化、佛教文化、黃河文化、邊塞文化、名人文化、戲曲文化、民歌文化、民間文化、民俗文化、民間工藝文化等十大特色文化。但豐富的文化資源分布在全市的十四個縣(市、區),資源分散,各有行政、經營和監管的主體,與旅游結合程度低,呈現出“多、小、散、亂”的狀態。因此,如何真正做好文化與旅游結合的大文章,是使我市成為“優秀旅游城市”、加快我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亟待破解的一個重要課題。 受這次云南之行的啟示,筆者覺得,我市的河曲可以借助民歌“二人臺”,忻府區可以借助“摔跤”、“八音會”等民俗文化,定襄可以借助“秧歌”、“高蹺”等民俗文化,五臺山可以借助佛教文化、紅色文化,代縣可以借助忠義文化、儒家文化以及凈土宗文化,靜樂可以借助紅色文化,來發展各自的特色旅游。還可以在帶游客參觀民俗民風和具有民族風情的建筑的同時,像云南傣族潑水節那樣,讓游客作為參與者親身體驗景區的民俗表演活動。如讓旅客參觀定襄的澄泥硯制作過程;在民間藝人的指導下讓游客動手捏面塑、學剪紙等。也可將忻府區的秀容書院打造成文化旅游的高端形式,像杭州的“宋城千古情”一樣,可以有歌舞、民俗、二人臺、地方曲藝等文藝節目表演。大型情景劇《又見五臺山》即是這一創意的實施,效果不錯。 山、水、關、城是忻州旅游的特色,這其間的每一領域都有各自厚重的文化內涵,大力開發文化旅游,前景不可估量。 加大旅游商品及其市場的開發力度 云南的特色旅游商品比較豐富,也比較高端,玉石、翡翠、珠寶、銀器等等,到處都有,且做工精美,極富地方特色,頗受游客喜愛。在云南旅游,購物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在金牌導游繪聲繪色、幽默風趣的講解下,幾乎每個游客都會不由自主地去購買很多物品。為了解決游客購物一時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每位導游還備有可以大額透支的信用卡,及時借給游客刷卡支付。云南旅游業的這種特點,正是當今旅游業帶動經濟發展的一個有力證明。 相比之下,我市的旅游商品還處于原始的初級階段,尚沒有在全國叫響的、形成品牌的特色旅游商品,距離旅游商品熱銷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雖沒有像云南那樣的特色旅游商品,但我們的佛教文化用品、根雕、硯臺、面塑、剪紙、野生蘑菇、小雜糧等等,都極富地方特色,是外地游客十分喜愛的旅游商品。如何大力開發這些旅游商品的市場潛力以促進旅游經濟的發展,是一個十分重要而緊迫的課題。同時,我們也可以借鑒云南的經驗,創新機制,使旅游與購物緊密結合,以旅游商品的消費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重視旅游人才培養 云南的導游都是經過正規嚴格的培訓后才能上崗帶團的。導游憑借豐富的地理歷史知識、高超的口頭表達技巧以及在實踐中鍛煉的察人智慧和游說能力,總是能夠讓游客在愉快游覽觀光的同時,自覺不自覺地去掏錢購物。當游客已經囊中羞澀不準備購物時,導游又會及時地提醒你,他有信用卡,愿意借給你支付。 導游素質,是旅游愉快的重要因素,也是促使游客購物消費的最主要因素。筆者由此想到,我們忻州的一些導游,僅僅懂得一些簡單的景點常識,如遇游客希望進一步探究其間的文化內涵,則大多茫然不知,更談不上增進游客與導游的情感,促使其進一步消費了。因而,迅速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導游隊伍,以及培養旅游管理開發的高級人才,是加強文化旅游結合、促進旅游商品消費、發展忻州旅游業的重要一環。 忻州有著得天獨厚、極為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和歷史悠久、積淀深厚的人文歷史資源。只有適應形勢的發展,真正樹立旅游強市、建設“優秀生態旅游城市”的思想理念,構建全市一盤棋的旅游格局,加大旅游營銷的宣傳力度,全民動員,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開發旅游商品,注重旅游人才培養,才能真正把我市建設成旅游大市、旅游強市,促進我市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圓滿實現“十三五”規劃的宏偉目標。 (責任編輯:王辰安)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