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6月13日專電(記者白林)“在大眾旅游新時代,人們普遍不再滿足于走馬觀花式的觀光旅游,而更加重視對身心的調節,日益從身體的旅行轉向身心的放松。大力發展以健康理療、康體健身、營養膳食、修身養性為手段,以促進人的身體、心智和精神和諧健康為目標的康養旅游可謂正當其時。”國家旅游局副局長李世宏在12日落幕的“中國河北康養旅游大會”上表示。
康養旅游作為旅游與健康養生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是旅游業綜合性、帶動性的生動體現。李世宏說,隨著工業化、城鎮化、老齡化進程加快和現代工作快節奏、大壓力,使得亞健康、慢性病、精神疾病等問題日益嚴重。人們在旅游休閑度假中,對健康養生休閑的需求日益強烈,康養旅游市場需求越來越大。
據李世宏介紹,在國際上,康養旅游一般被稱為醫療健康旅游。2015年全球醫療健康旅游產業的規模是6853億美元,很多國家都形成了具有自己核心競爭力的醫療健康旅游產品體系。比如,瑞士以抗衰老為特色,新加坡、日本以體檢加治療為特色,匈牙利以養老和保健為特色等。
“我國要借鑒國際上的經驗,發展中國特色的康養旅游,要從‘身’‘心’兩方面著手,醫療旅游、中醫藥健康旅游、文化養生旅游三管齊下,建設綜合性康養旅游基地。要加快相關配套設施建設,促進康養旅游與其他形式旅游協調發展,充分放大康養旅游產品的綜合帶動作用。”李世宏說。
(責任編輯:王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