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郭濤 通訊員 張樹軍 王英軍)在草原呼吸,用音樂洗肺。近日,伴隨著中都草原上空激情澎湃的搖滾樂曲響起,“2016第八屆張北草原音樂節”正式開唱,國內外頂尖藝人輪番登場用激情點亮草原,數十萬樂迷陸續來張北聽音樂、看草原、避酷暑……
本屆張北草原音樂節無論從規模還是樂隊陣容,都是迄今為止國內規模較大的戶外搖滾音樂節,現場分設能量舞臺、X舞臺和電子舞臺三個演出舞臺,鄭鈞、樸樹、郝云等明星助陣,從縱橫搖滾界幾十載的“老炮兒”到紅透半邊天的樂壇新秀,從曲風強悍的金屬硬核到走心催淚的都市民謠,還有電子、說唱、朋克等各色曲風輪番轟炸,裹挾數十萬樂迷的熱情燃爆現場……
隨著第八屆草原音樂節激情開唱,中都草原、花田草原等旅游區內游人如織,張北全面開啟全域旅游新業態。
今年,張北依托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以全域旅游示范區建設為抓手,按照“大旅游、大產業、大發展”的發展思路,以“一路一節”為平臺,深入推進旅游與文化、農業等深入融合,大力發展草原觀光、草原軍事、草原歷史文化、草原民俗等旅游形態,全力打造國際旅游休閑度假區。1-6月份,全縣已接待游客人數96.97萬人次。隨著全域旅游時代的來臨,預計2016年,張北將接待游客543萬人次。
以“草原音樂節”為媒,闖出全域旅游新業態。近年來,張北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從2009年開始,已經連續成功舉辦了七屆張北草原音樂節,實現由政府主導辦節到完全市場化運作節慶活動的完美轉變,成為國內場地規模最大、生態環境最環保、觀眾人數最多、搖滾品質最純正、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音樂節。借助草原音樂節的“磁場效應”,張北延伸產業鏈條吸引國內外知名大型企業前來考察項目,掀起了一輪投資熱潮。第八屆張北草原音樂節的開幕,吸引了數十萬樂迷到場,極大拉動了張北旅游業、餐飲、住宿、交通等服務性產業的發展,成為促進張北旅游業發展的催化劑。
以“中都草原”為亮點,引爆全域旅游新熱潮。中都草原看世界上最大的蒙古包、賞《蒙元大戰之記憶中都》、做一天真正的蒙古人……中都草原氣候怡人,平均海拔1600米,占地面積5600畝,年平均氣溫只有3.4℃,夏季平均氣溫17℃,最高氣溫超過25℃的天氣屈指可數,是距京津最近、規模最大、市場影響力最廣的國家4A級草原旅游景區,素有“夏季爽天下”的美譽。近年來,張北中都草原以中都文化和草原文化為底蘊,以自然資源為依托,以生態旅游為重點,建成了集文化、演藝、餐飲功能于一體的世界最大蒙古包——清暑殿,世界最豪華蒙古包演藝餐廳——中都食府,103套文化風情蒙古包住宿群等,成立了演出陣容120多人的中都草原藝術團,創作蒙元史詩大劇大型實景演藝晚會《蒙元大戰之記憶中都》,融入蒙元文化特色,以馬術雜技、那達慕大會等展示蒙古族體育競技,通過敖包、蒙古人家等蒙古族特點展示蒙古族祭祀民俗,逛住蒙古人家體驗蒙古族人民生產、生活習慣,讓游客一進到景區就置身于濃厚的蒙古族民俗風情當中,做一天真正的蒙古人。
以“草原天路風景名勝區”為依托,打造全域旅游的新寵兒。隨著草原天路旅游的持續升溫,草原天路沿線村莊的鄉村旅游發展日益火爆,張北把文化、生態旅游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以美麗鄉村建設統領扶貧攻堅、生態建設、現代農業發展、鄉村旅游、山區綜合開發等各項工作,將草原天路沿線及連接線片區內的22個村作為省級重點村打造,按照“四美”鄉村的標準,發揮草原天路的吸引力作用,深入挖掘地域特色,結合農家樂、觀光采摘等特色產業,加強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莊環境面貌,打造一批吃、住、游、購一條龍的鄉村旅游產業,實現草原天路由“帶狀游”向“網狀游”轉變。據介紹,草原天路于2012年底正式竣工,全長132.7公里,途經張北、崇禮、萬全3個縣區,從2013年開始,草原天路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迅速提升,到天路的游客出現“井噴”,草原天路旅游成為自駕游的理想勝地,沿線形成特色鮮明的鄉村農家旅游產業帶,極大地帶動了周邊群眾參與旅游服務產業,從而脫貧致富。
(責任編輯:王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