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洪睿(左一)向游客作介紹
今年1月,蘆芽山景區迎來“新當家少帥”常洪睿。這位年僅27歲的小伙,面對的是600人的團隊,近10個億的總資產,每年接近1個億的調配資金。這個“毛頭”小伙能否擔當重任?景區的發展何去何從?景區干群、社會各界都捏著一把汗。然而短短半年,這位少帥帶領團隊在景區內引入現代化管理模式,致力打造智慧化旅游景區;引入國際化營銷手段,把景區宣傳做到了號稱“世界十字路口”的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屏幕上;著手啟動公司“上市”的相關工作,蘆芽山景區發生著較大的變化,短短6個月時間,成為山西旅游業內一匹黑馬,這一切不僅令世人矚目,更令業內咋舌。
7月6日,筆者走訪常洪睿,為大眾解讀這位少帥及其團隊唱響的蘆芽山景區“三步變奏曲”。
景區之變:
智慧化旅游景區建設使蘆芽山景區生機勃勃
7月6日上午,初到蘆芽山景區,第一感覺是“宛若入仙境,人在畫中游”,天空湛藍,白云朵朵,猛吸一口“天然氧吧”的新鮮空氣,頓感神清氣爽。
中午休息空檔,筆者見到了常洪睿。這個“大男孩”身穿一件白色休閑長袖上衣,下著一件藍色的牛仔褲,身材高挑,帶一副黑邊眼鏡,渾身上下透著一股濃濃的書生味兒,但其說話干練,幾句話下來,很快讓人感到了他的陽光、果斷、剛毅和超出同齡人的成熟。常洪睿介紹說,自己是今年1月份來到蘆芽山的,他決心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把蘆芽山景區真正打造成中國北方的“香格里拉”。
常洪睿1989年出生于山西大同,有著海歸的背景,2007年曾留學德國,這一段經歷讓他習得獨立之道和感恩。大學攻讀金融專業,大二期間在北京注冊了一家投資公司,涉及生物醫藥、傳統制造、文化傳媒等數個領域。其中投資的一個生物醫藥項目,預估值凈賺1000萬。此外還在威海投資“山花”地毯項目,2014年在大同成立了“幾木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2014年大學畢業,他只身背起行囊從成都到拉薩徒步60天歷練自己。2014年9月,他在香港浸會大學讀研,攻讀了“公司管治”專業,畢業后在香港一家公司做投資業務,后來歷經種種,結緣蘆芽山。
常洪睿有著優越的家庭背景,完全可以過無憂無慮的“富二代”生活,在被問及為什么放棄安逸而追求打拼的生活時,他表示,自己非常不想過別人認為應該過的生活,年輕意味著無限的熱情和可能性,他希望自己現在做的事情,多年后依然能感動自己。
從校園走向社會,一下子接手600名員工團隊和近億的資金,一副重擔挑在了肩上,面對質疑和重擔,常洪睿先從內部進行整改。他說:“一個公司要想取得進步和長足發展,必須有強大的企業文化做支撐,而我要做的就是先讓員工在公司有歸屬感,并認同公司的企業文化?!痹谄髽I文化建設方面,他給員工增設了“心靈驛站”(電影院)、“加油站”(健身房)、“速度與激情”(臺球廳)等,為大家工作之余提供了優質的休閑娛樂環境,此外還配備了先進的辦公設施等。
在建設企業文化的同時,常洪睿在管理方式上也展開了“霹靂行動”。首先是利用15天的時間實現了有紙化辦公到無紙化辦公;利用20天的時間讓公司下設的酒店對接了國內最先進的酒店管理系統;用一個月的時間給整個景區上了智能管理系統。
常洪睿說:“現在我們景區二維碼掃描入園、身份證入園等都可達到,我可以在大屏幕上看到每天的客流量、在園游客人數、游客年齡等相關數據,針對這些可以做具體分析,為我們的營銷部門提供精細的研判和策略支撐,未來這些數據都會成為景區最有價值的數據,為打造智慧化旅游景區服務?!?
今年3月,常洪睿啟用了蘆芽山景區游客服務中心,將原來所有景點的售票功能統一集中在游客服務中心,使用了全國最先進的售票檢票系統,節省了人力物力,給游客提供了便捷。
在工程建設上,景區在游客中心開工建設了可容納1萬輛車的生態停車場;設立汽車中轉站;景區內所有標牌標識全部更新;近期景區還將購置40輛左右的觀光巴士,拉動當地農民增收。這一系列舉措使得蘆芽山景區生機勃勃,截至目前年業績平均增長率已是去年的1倍。
營銷之變:
蘆芽山景區的宣傳首次走出國門、飛上藍天
常洪睿說:“我想用幾年時間使蘆芽山景區實現觀光旅游到度假旅游的轉變,讓更多的人知道蘆芽山,把蘆芽山當做外出旅游的第二個家”。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常洪睿與團隊引入國際化營銷手法,首先是實現傳統媒體到新媒體的轉變,其次在方法上大膽創新,一舉將蘆芽山的廣告宣傳做到了國外。
據了解,美國時代廣場被譽為“世界的十字路口”。常洪睿說:“早在2013年路過美國紐約時代廣場時曾看到過中國的廣告,那個時候就有一個夢想,有朝一日我要讓世界人民看到家鄉的美景。”事實上這次短短30秒的廣告,確實起到了轟動效應,這是蘆芽山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宣傳的第一步,也是蘆芽山國際化戰略的第一步。
在蘆芽山景區,一架可容納4人乘坐的直升機就停在蘆芽山國際酒店前的廣場上。常洪睿說:“其實這也是蘆芽山引進的一個特殊營銷項目,目前在我省景區中還是第一家,這個項目不僅能給游客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和感受,也能給蘆芽山帶來獨特的宣傳效應。要做就做第一?!?
發展之變:
未來三年要在中小板敲響上市的鐘聲
有人說常洪睿是“行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有人說常洪睿是“知世故而不世故、處江湖而遠江湖”,筆者深深感到常洪睿其實是一個率真的血性男兒。除了對待員工的體貼關懷、對待工作的鐵腕手段、對待營銷的出奇制勝外,對待生活他十分真誠。
常洪睿時刻謹記“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警句。
事實上,一個年僅27歲的“大男孩”要想在景區內迅速地推行改革是要付出代價的。短短的半年內,他飽嘗了不解、刁難甚至是威脅,來自于身心的打擊一次次考驗著他的執著。
常洪睿說:“我在壓力大的時候會獨自開車去山頂看星星、聽音樂,甚至大哭一場,哭過了想開了,我就回公司繼續埋頭工作。堅持于我而言是一件無比自豪的事情,只有堅持才能看到希望。艱難是一個過程,但沒有人會理解你的,我們必須用汗水來贏得掌聲,而不是用淚水來博得同情。走到現在,我沒有什么別的優勢,唯一的不同是,我比同齡人更加樂觀,更加懂得用左手溫暖右手”。
集團公司在商界做得風生水起時,依然不忘慈善事業,早在2007年,他就注冊了“關公慈善基金”,秉承著關公的“信”和“義”及父親的慈善理念,今年“六一”兒童節,他曾帶著員工們去慰問山里的孩子們,給孩子們送去了書包和文具等。他說:“大山里有很多貧困的孩子,我希望我和團隊的員工們能夠結伴給山里的孩子送上衣服或學習用品,并將這份愛心一直傳遞下去。企業的壯大要帶動當地老百姓走向致富,這是做企業的理念,更是根基!”
常洪睿,這位年輕的少帥,迎來了旅游發展的春天。他帶領著自己的團隊已經開始沖刺更大膽的計劃和目標。就在7月初,他從北京請回了專業的券商團隊,已經正式啟動公司“上市”計劃,開始著手景區上市運營的一系列工作。
他說:“一個公司的運營如果沒有資本對接,就像一架飛機沒有翅膀,公司很難發展壯大!啟動公司的上市計劃,就是公司做強做大的一條途徑,就是蘆芽山景區與世界接軌的堅強動力,這條路,是必經之路”。
當筆者問他每天工作14-16個小時,是否后悔做這份事業時,他說:也有想過,如果沒有接手這份事業,自己或許會過得更輕松,會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垂釣煮茶,烹食賞花,周游世界。
也有人問他,為何如此勤奮,像上了發條的陀螺旋轉不停時,他說,其實勤奮也是別無選擇,自己不僅要對一個家負責,還要對幾百位員工負責。他夢想著有一天,當蘆芽山景區游人如織,自己不必再渴望飛到阿爾卑斯山度假,而是身處蘆芽山莽莽草原之上,一片蒼茫中,物我兩忘。來源:世界晉商網
(責任編輯:王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