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骚妇被后入式爆草抓爆-大学生高潮无套内谢视频-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旅游頻道>>旅游>>正文
寧夏雕琢旅游資源拓發展空間
2016年11月23日 15時37分   新華網

絲路古韻、神秘西夏、回鄉風情、沙漠勝景……30年來,寧夏堅持特色化、差異化的旅游發展方向,形成了一批叫響全國甚至享譽世界的旅游品牌,實現了旅游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歷史性轉變。

今年9月,寧夏成為繼海南之后的我國第二個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寧夏提出把全境作為一個大景區來看待、來規劃,按照“全景、全業、全時、全民”的模式,以打造中阿旅游中轉港、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為戰略目標,全面拓展旅游業發展空間。

雕琢資源提升旅游“硬指標”

寧夏地小卻物博,旅游資源特色鮮明。自然條件的過渡性造就了寧夏旅游資源的多樣性,在全國十大類、95種基本類型的旅游資源中,寧夏占八大類、46種,素有“中國旅游微縮盆景”的美譽;在歷史人文方面,擁有水洞溝史前文化、回族文化、西夏文化、絲路文化、紅色文化等。

受制于地理位置、經濟水平等因素,直到1986年自治區旅游局成立,寧夏旅游業才算真正起步。30年來,寧夏旅游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歷史性轉變。

“寧夏完全不是想象中的黃沙漫天、寸草不生。沙坡頭的美景讓我震撼,這完全是一幅壯美的山水畫。”青島游客李樸明被眼前的沙漠景觀深深吸引。

寧夏善于將特色資源“精雕細琢”。依托治沙奇跡,沙坡頭成了“中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之一;出賣荒涼,百年古堡遺跡“搖身”變為知名影視基地;借勢“東方波爾多”,賀蘭山葡萄酒文化旅游迅速崛起……

“十二五”期間,寧夏強力推進旅游規劃、項目建設、智慧旅游、產品開發、景區管理、市場營銷等重點工作,并出臺了《關于做強做大文化旅游產業的決定》,明確將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的發展目標,旅游綜合指標、產業規模、品牌建設等方面取得長足發展。

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5年,全區接待游客總人數從1018.8萬人次躍升至184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從67.8億元增長到161.3億元。

旅游業正成為寧夏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據自治區旅游發展委員會介紹,2015年,圍繞旅游綜合體、景區基礎設施、旅游交通設施配套、旅游新業態等領域,全區開工建設旅游項目128個,完成投資93.8億元。

國家旅游局副局長李世宏說,“十二五”以來,寧夏旅游在特色化、差異化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就,寧夏沙漠旅游、黃河旅游、回鄉風情游等已成為中國旅游的重要品牌。

優化“軟環境”促產業融合

外表設計融入景區風格,內部整潔明亮、無蠅無味,如今,寧夏多數景區的廁所,已經不再是飽受游客詬病的“臟亂差”代名詞。自2013年寧夏旅游業開展“廁所革命”以來,全區新建、改建星級旅游廁所500余座,3A級以上景區全部達到三星以上標準,旅游廁所儼然成為文明旅游的一道靚麗風景和宣傳窗口。

堅持一手抓旅游硬件建設,一手抓旅游環境營造,近年來寧夏通過加強旅游標準化建設、加快“旅游廁所革命”步伐、完善游客集散地服務功能、整治景區周邊環境等措施,有力推進了文明旅游常態化、旅游服務標準化、旅游市場規范化,旅游發展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2015年,寧夏旅游市場秩序正面評價全國第一。

旅游興,百業旺。發揮“旅游+”的綜合帶動功能,寧夏正將實施旅游富民工程作為推動扶貧攻堅的重要抓手。

成立于2000年的六盤山旅游扶貧試驗區,是首個國家級旅游扶貧試驗區。“守著大山就能致富,以前做夢都不敢想。”固原市涇源縣冶家村村民冶銀龍說,村子緊鄰六盤山國家森林公園,他經營的農家樂年收入過十萬元。據了解,試驗區已直接帶動從業人員近1.5萬人、間接從業人員近5萬人,不少百姓通過農家樂、出售土特產等,分享著旅游發展的福利。

自治區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徐曉平說,今后將更加注重旅游業的拉動、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為相關產業和領域發展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業態。“下一步,寧夏將把鄉村旅游與精準扶貧相結合,強化規劃引導、金融支持,力爭到2020年,重點扶持全區72個村發展鄉村旅游。”他說。

“四全”模式構建示范區

為了適應新形勢下旅游業轉型升級的需要,寧夏“十三五”規劃提出,把寧夏全境作為一個大景區來看待、來規劃,按照“全景、全業、全時、全民”的模式,構建全域旅游示范區。

寧夏旅游業發展所積累的良好的內外部環境,正在使這一看似大膽的構想變為現實。在中衛市、永寧縣、西夏區、平羅縣、青銅峽市、涇源縣成功入選國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后,今年9月,國家旅游局宣布同意寧夏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這也是繼海南之后我國第二個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

自治區主席咸輝說,發展全域旅游,是釋放寧夏旅游資源潛力的必然選擇,特別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消費乏力的背景下,要通過全域旅游,推動旅游業與相關產業融合,促進寧夏產業結構向高端化、低碳化、服務型轉變。

根據《寧夏全域旅游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寧夏將全面構建“一核、兩帶、三廊、七板塊”的全域旅游產業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并規劃實施核心產品培育提升、綜合交通網絡覆蓋、旅游城鎮優化提升、鄉村旅游精準扶貧等十大工程。

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經營管理體制得跟得上。今年7月28日,自治區旅游局正式升格為旅游發展委員會,拓展了綜合協調、產業促進、公共服務、行業監管等職能,隨后各地市旅游主管部門也做出相應的調整。此外,旅游企業經營體制也跟進創新,加快優勢旅游資源的整合,如自治區成立了寧夏旅游集團,固原市成立了寧夏六盤山旅游集團有限公司。

強化內引外聯,寧夏正把發展全域旅游作為建設特色鮮明的國際旅游目的地和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抓手。2013年以來,借助中阿博覽會平臺,寧夏已成功舉辦了兩屆中阿旅行商大會。今年9月,“2016中美旅游高層對話”在銀川舉行,這些都為寧夏發展中遠程客源市場帶來機遇。

李世宏說,寧夏旅游產業發展快、勢頭好、潛力巨大,特別是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和對外開放的深入,區位優勢日益明顯,旅游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的條件日益成熟。

(責任編輯:王辰安)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