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聯合多部門印發《邊境旅游管理辦法(修訂征求意見稿)》,擬放寬對邊境游的限制。受疫情影響,盡管短期來看,恢復出境游尚需時日,但征求意見稿仍為行業送來“暖風”。事實上,包括航企在內的許多旅游行業相關公司已未雨綢繆、躍躍欲試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聯合多部門印發《邊境旅游管理辦法(修訂征求意見稿)》,擬放寬對邊境游的限制。業內人士表示,考慮到疫情影響,盡管短期內跨境游尚無法恢復,但相關政策的提前鋪墊,將為未來恢復出境游積累“勢能”。
記者采訪了解到,事實上,隨著開放跨境出行的預期越來越強烈,許多旅游行業相關公司已未雨綢繆、躍躍欲試。
為邊境游“減負”
據了解,《邊境旅游暫行管理辦法》出臺于1997年,本次修訂版的征求意見稿共二十六條,涉及細化邊境旅游合作協議相關規定、明確邊境社的審批條件和程序等方面。而最引人矚目的是,放寬了邊境游的審批限制。征求意見稿明確,邊境旅游團隊可以靈活選擇出入境口岸,并刪除了邊境旅游審批、就近辦理出入境證件等前置條件。同時,明確邊境地區的范圍按照我國與毗鄰國家簽署的邊界或者邊境口岸管理制度協定執行。
“我國邊境線漫長,接壤鄰國眾多,因此長期以來邊境游在旅游市場中占據相當可觀的市場份額。”一位旅游行業專家認為,考慮到此次并非出臺新規,政策的導向更多是為未來逐步恢復邊境游做好鋪墊。“過去兩年受到疫情的影響,邊境游處于停擺狀態,行業內許多企業面臨困難,因此在重啟之前提前在法規政策上為企業減負必不可少。”
此次征求意見稿不僅在于減負,還有助于行業規范運行。記者注意到,征求意見稿對此前邊境游中存在的部分“灰色地帶”進行了規范與約束。
“旅游業還是很傳統的,最后打交道的都是地陪,因此地域色彩很強。”一位入行多年的導游稱,對于許多老導游而言,只要能成團,收不收報團費都不重要,“游客在手里,玩什么,怎么玩,都是導游說了算”。在此背景下,宰客的現象曾經屢見不鮮,由此滋生了一些“灰色利益”。
“征求意見稿修訂內容也是順應旅游行業發展的趨勢,有望幫助整個行業實現轉型。”在某OTA平臺負責人看來,許多傳統旅行團過去的經營模式是粗放式的。“目前我國旅游行業數字化率還比較低,大約只有四成,這個比例就算和同樣傳統的餐飲業相比也是偏低的。”
產業公司聞風而動
盡管短期來看,恢復出境游依然尚需時日,但征求意見稿仍為行業送來“暖風”。今年下半年以來,旅游行業相關公司已經開始未雨綢繆。
“在海外布局方面,今年我們找到了一批海外優質標的,由于目前還無法派出團隊,因此主要以投資的方式參與。”作為曾經一度占據營收50%以上的板塊,境外游對行業至關重要,上述OTA平臺負責人認為,未來境外出行依然是一塊極具吸引力的產業“蛋糕”。
免稅概念也是此次征求意見稿中受益的板塊。中國中免(601888)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圍繞落實“放管服”刪除簡化的一系列審批流程,有利于邊境團隊旅游業務的發展,而隨著未來跨境旅客人數的增加,無疑將利好邊境免稅業務。
據了解,中國中免已經提前為“跨境游”做好準備。在今年8月H股上市的方案中,中國中免就計劃將全球發售的所得款項凈額中的約22%用于拓展海外渠道,包括免稅店和免稅特許經營權。“我們目前已經在尋求獲得亞洲機場免稅特許經營權,并且另開多家免稅門店。”該人士表示,公司的重點將放在過境旅客流量大的國際樞紐,以及中國游客常去國家的門戶樞紐。
此外,多位民航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取消“邊境旅游項目審批”和“放寬邊境旅游管制”是對航空公司的重大利好,辦法落地后,航空公司國際航班的班次恢復將再上一個臺階。
記者注意到,各大航空公司正在加速恢復往返中國境內目的地的國際航線。9月8日,中國國航(601111)宣布恢復成都雙流至德國法蘭克福的航線,每周四往返執飛一班;9月11日起,東航恢復青島往返首爾航線;9月15日,杭州機場首次開通至越南河內的客運航線;9月27日,新加坡航空公司宣布將恢復北京至新加坡的客運航班服務……公開信息顯示,9月宣布將恢復的國際航班數已超過20條,其中不乏新加坡航空、英國航空、曼谷航空、日本航空等國際航空公司。
不過,考慮到目前全球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國際民航業務的復蘇仍待觀察。(完)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