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報訊(記者 武帥)近日,由國家文物局編制的《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案例集(2022)》出版發行。書中收錄了國家文物局推介的18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優秀案例,我省長治市武鄉縣八路軍總司令部王家峪村舊址入選。
據了解,編輯出版《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案例集(2022)》是國家文物局推動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重要舉措和重要成果。經過多輪梳理、專家評議并征求地方意見,國家文物局從302個申報案例中遴選出18個在革命文物保護、管理、運用方面創新實踐的優秀案例進行亮點解析和示范推介。
這18個優秀案例分別是北京大學紅樓與中國共產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天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和中共天津市委舊址、八路軍總司令部王家峪村舊址、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死難同胞叢葬地江東門“萬人坑”遺址、瞿秋白故居、古田會議舊址群、“八一”起義指揮部舊址、瑞金革命舊址群、沂南紅嫂家鄉常山莊村、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中央紅軍長征“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舊址、中央紅色交通線舊址、湘江戰役舊址、紅巖聯線、延安開展革命文物連片保護新探索。
王家峪位于長治市武鄉縣城東四十公里的丘陵山區,抗日戰爭時期曾是八路軍總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所在地。朱德、彭德懷、左權、劉伯承、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這里長期生活、戰斗,領導和指揮華北各抗日根據地的游擊戰爭和政治斗爭。八路軍總司令部王家峪村舊址由4個院落構成,紀念館展廳分為六部分:創建敵后根據地、軍民團結筑長城、統一戰線贏人心、文化凝聚民族魂、艱苦奮斗渡難關、無私奉獻樹豐碑。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4年正式對外開放。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