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嶺村位于晉中市昔陽縣,距縣城24公里。2014年被評為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2016年被評為中國景觀村落。
村子東、南、北三面環山,東山底部向西延出一條黃土嶺,村莊就坐落在嶺上,故名長嶺村。村莊地形東高西低、北高南低,形似一條長龍。村落依嶺而建,與地形有機結合、呈階梯狀,整體村莊在向陽的坡上,由西到東,大大小小、錯落有致排列,中部為集中連片的傳統建筑區,約占全村建筑的半數以上。
村莊始建年代無準確資料考證。現在村中陳姓居民占90%。據《陳氏家乘》記載,明朝萬歷五年(公元1577年)陳氏遷入長嶺村,距今已有四百多年。
長嶺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其中尤以古建筑為最。長嶺村現存院落最早修建于明朝,興盛于清代乾隆、道光年間。直到民國年間還在陸續修建。古民居在村內以兩道東西向的街道將村莊分為麻地院、老院、北房院、老莊窩院和西院幾部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陳家大院。
陳家大院始建于明代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歷經清代、民國,逐步擴建而成,共有大小院落二十余座,形成“串珠式四合院”。院落或為層樓式建筑,或為多進式建筑,院落的平面布局呈:“工字型”“井字型”“品字形”“目字型”布局。院落之間以暗門、巷道、窯內暗道相互連通。走進一院就可以進入其他院落,所以有“下雨天串門不濕鞋”的說法。陳家大院的建筑技術、裝飾技藝、雕刻技巧超凡脫俗,別具一格,精雕細刻的建筑藝術品隨處可見。木雕、磚雕、石雕陳于一院,繪畫、書法、詩文熔為一爐,人物、禽獸、花木匯成一體,姿態紛呈、造型逼真、構思奇特、精雕細刻、匠心獨具,稱得上民居建筑藝術博覽園。
長嶺村還留有紅色足跡。1938年2月,八路軍三八六旅七六九團到達長嶺村駐扎。劉伯承、徐向前等革命前輩當時也在村中住過。
長嶺村在古老傳統文化熏陶下保留著傳統美德底蘊,村內有關帝廟,至今仍舊民風淳樸。如果有時間在此住宿,就可以體驗走在鄉間田埂上、嗅著空氣中泥土與野花清香的美好,還可遠眺田野里飄蕩著的薄霧,欣賞山村獨特的美景,從而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寧靜、舒適。枕著鄉間的清風和蟲鳴,你將回到田園夢的深處……
吳根喜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