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門近日聯合印發《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明確提出,實施消費供給提質行動、消費秩序優化行動、消費維權提效行動、消費環境共治行動、消費環境引領行動等五方面19條措施。
《行動方案》明確,到2027年,消費供給提質、消費秩序優化、消費維權提效、消費環境共治、消費環境引領等五大行動深入開展,供給質量不高、市場秩序失范、維權效能不足等問題得到系統治理,商品、服務質量顯著提高,消費風險明顯降低,消費糾紛源頭治理效果顯著,經營者誠信意識普遍增強,消費便利度、舒適度、滿意度大幅提升,全國消費環境明顯優化。
實施消費供給提質行動方面,《行動方案》提出,深入開展消費領域“信用+”工程,健全養老、家政、旅游、購物等民生領域消費信用體系。完善重點領域服務消費標準和合同示范文本,提升公用事業、文化和旅游、康復、養老、托育、金融等領域服務品質。創造更多消費場景。因地制宜推進首發經濟,推動消費地標建設,聚焦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等打造新型消費場景。
實施消費秩序優化行動方面,《行動方案》要求,整治市場交易環境。聚焦網購快遞、電信、裝修、維修、旅游等行業領域治理“霸王條款”。開展旅游市場秩序整治,查處非法網絡招徠、強迫購物等違法違規行為。規范廣播電視領域訂閱、收費等行為,治理電視“套娃”收費、誘導消費。
實施消費維權提效行動方面,《行動方案》明確,創新消費糾紛多元化解。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將消費維權工作納入基層治理體系,推動形成以人民調解為基礎,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行業性專業性調解優勢互補、有機銜接、協調聯動的調解工作格局。加強消費維權服務站點建設。
實施消費環境共治、引領行動方面,《行動方案》要求,注重標桿帶動。制定消費環境指數及評價規范,強化標準引領和信用賦能,大力發展一大批放心消費商店、網店、直播間、餐飲店、工廠等基礎單元及放心消費市場、商圈、景區等集聚區。深化國際合作。與主要國家和地區拓展消費者保護多雙邊合作,推動將消費者保護納入多雙邊自貿協定,探索跨境電商、跨境旅游等合作,服務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對標國際規則,引領國內消費環境升級,打通入境人員消費堵點,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本欄稿件均據人民網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