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發生游客到網紅“野景點”游玩遇險遇難事件。據中國探險協會發布的《2024年度中國戶外探險事故報告》,2024年我國境內共發生戶外探險事故335起。
在社交媒體與短視頻平臺上,一些“野景點”被包裝成“秘境”“小眾天堂”。為了提高點擊量,一些博主故意尋找危險線路探秘,并冠以“神秘”“罕見”等關鍵詞引流。
部分戶外新手僅憑所謂的“網紅攻略”貿然前行,卻缺乏專業裝備和應急能力。廣東江門古兜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方耀新說,對去“野景點”的游客,相關工作人員多以勸阻、教育為主。現行法律法規對擅自進入自然保護區的行為,處罰力度相對較輕,部分游客存在僥幸心理,有拒不配合甚至銷毀證據的行為。
網紅“野景點”如何治理?記者發現,部分地方也在嘗試將其轉化為文旅景點。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說,對具備開發條件的景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社會公共服務,回應公眾需求,并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清理違規推薦‘網紅路線’的內容,從傳播源頭予以防范?!蔽鞅睅煼洞髮W旅游學院教授把多勛表示。
法律和安全知識普及也必不可少。江門市應急救援支隊森林消防大隊大隊長陳志強說,要通過短視頻等渠道加強宣傳教育,增強民眾安全意識,普及相關法律和安全知識。
方耀新建議,可對多次違規者實施信用懲戒,并提高對違規行為的罰款標準。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8日 10 版)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