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25日,博羅縣公安局石灣派出所民警張旭光在值班過程中,因急性心肌梗塞經搶救無效不幸因公殉職。
僅就惠州來說,張旭光并非首位因急性心肌梗塞猝死的病例,恐怕也不會是最后一例。范圍擴大到全國,猝死的案例就更多了,在張旭光殉職的20多天前,44歲的春雨醫生創始人兼CEO張銳因突發心肌梗塞在北京去世,則引發了更多關注。
生活不規律和工作壓力大,往往是導致猝死的重要原因。惠州市相關醫學專家和120急救中心負責人表示,市民在生活中一旦出現胸悶、胸痛伴有冷汗甚至大汗淋漓等幾種情況時,必須立刻撥打120,自行驅車或者坐車到醫院就診都是不明智的做法。
發現明顯不適應立刻撥打120
什么是猝死?
“平時似乎健康的人,突然出人意料而發生的非暴力性死亡的現象,法醫學上通常稱之為猝死或急死。”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相關負責人葉自力表示,WHO(世界衛生組織)將癥狀出現后24小時以內死亡的,均定性為猝死。如其字面意義所顯示的,猝死可發生于任何年齡階段、任何時候,突如其來,讓人感到非常意外。
據《南方日報·惠州觀察》對殉職民警張旭光的報道,張旭光的死就非常符合上述定義。10月25日凌晨3時左右,張旭光打電話了解工作情況。凌晨5時許,張旭光感覺身體越來越難受,便打電話給一起值班的同事,同事立即開車將他送至東莞市第三人民醫院急救。當日凌晨6時左右,張旭光因急性心肌梗塞經搶救無效不幸殉職。也就是說,從張旭光感到身體明顯不適到不幸身亡,中間只有短短幾個小時的時間。
就在張旭光殉職3天后的10月28日,惠州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聯合仲愷高新區宣教文衛辦公室,組織召開了2016惠州市暨仲愷高新區醫療機構院前急救培訓班,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業務副院長、心血管醫學中心主任肖純應邀主講的主題正是《時間管理:提高急性心肌梗塞救治效果的關鍵》。
“市民一旦出現胸悶、胸痛伴冷汗甚至大汗淋漓且持續不緩解,或者突然發生不明原因的暈厥、神志喪失,都可能是嚴重的心血管疾病。”肖純對記者表示,遇到這些情形,市民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最大限度減少時間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