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發布。這是時隔7年后的一次重大調整。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新增了兒童青少年血脂篩查的部分,明確了血脂檢測應列入小學、初中和高中體檢的常規項目。
在很多人眼中,血脂異常屬于“成人病”,為何它悄悄找上了兒童青少年?哪些因素容易導致孩子血脂異常?應該如何科學防治高血脂?山西晚報記者采訪了山西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朱玲,她表示,從接診情況來看,兒童青少年血脂異常并不少見,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肥胖及代謝綜合征增多,兒童青少年血脂異常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而血脂異常重在早期預防。
A數據:
常規檢測血脂很有必要
在大家心目中,血脂異常屬于“成人病”,與孩子們的關系不大。如果是高中生,由于已經接近成年,讓他們常規檢測血脂還是可以理解的,可要是將血脂檢測列入小學常規檢查項目,這確實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料。
其實,小學常規檢測血脂不僅必要,而且緊迫。根據《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公布的數據,由于膳食模式轉變、身體活動減少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我國兒童青少年脂質異常血癥發生率呈上升趨勢,檢出率已經高達20.3%—28.5%。
哪些兒童及青少年建議進行血脂篩查?《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公布了以下幾種情況:一級或二級親屬中65歲以下女性或55歲以下男性有心肌梗死、心絞痛、腦卒中、冠狀動脈搭橋術、支架置入、血管成形術、猝死;父母總膽固醇超過6.2毫摩爾/升或有已知的脂質異常病史;有皮膚黃瘤或腱黃瘤或脂性角膜弓;有糖尿病、高血壓、肥胖(2到8歲)或超重(12到16歲)或有吸煙行為;對于懷疑有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的人,應進行血脂異常基因篩查。
B調查:
高熱量食物引起兒童肥胖
現如今,血脂異常已不再是中老年人“專利”,很多年輕人甚至是未成年人,也遇到了這種“成人病”,很大一個原因就是肥胖。
8歲的男孩樂樂體重嚴重超標,在體檢中發現他的血脂很高。通過問診,醫生得知,樂樂平時比較愛吃零食,特別是高熱量食品、奶油蛋糕、油炸食物、碳酸飲料等。醫生表示,奶油蛋糕中含糖非常高,如果多次、多量食用奶油蛋糕,不但會升高血糖,過多的油脂也很不健康。“沒想到甜食危害居然這么大,以后得幫孩子管住嘴了。”樂樂媽媽說。
其實,類似樂樂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在中小學周邊轉上一圈,不難看到“小胖墩”的身影。連日來,山西晚報記者走訪了省城多所中小學,發現不少學校附近都開有快餐店、奶茶店和面包店,甚至連文具店里也有蛋糕、薯片等零食出售。放學期間,多數店鋪很快便擠滿了學生和家長,蛋糕、炸雞、漢堡、薯條這些高糖高熱量的食品深受孩子們的喜歡。
朱玲認為,隨著經濟發展,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兒童青少年飲食結構發生了明顯改變,日常生活中攝入高糖、高脂、高碳水和高熱卡的食物越來越多,這些食物的供給遠遠高于孩子的身體所需,導致兒童超重、肥胖。
C提醒:
肥胖兒童要警惕代謝綜合征
兒童肥胖可能會引起代謝綜合征。朱玲介紹,如果兒童同時出現肥胖、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等情況,通常會被診斷為代謝綜合征,家長要格外注意。
代謝綜合征是一組包含了多項代謝指標異常的綜合征,會導致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其在兒童中的發生率隨著超重和肥胖的增多也不斷升高。若孩子出現體重居高不下,或短時間內體重增長過快,或出現頸部黑棘皮等異常情況,應盡早帶孩子就診。
“近幾年,接診的肥胖患兒逐年增多,特別是疫情結束之后,科室接診的肥胖患兒人數明顯增加。”朱玲介紹,兒童肥胖多見于學齡期的孩子,6—12歲的小胖墩最多。“這些孩子的胖,多數都是吃出來的。前段時間孩子們都在家上網課,很多孩子吃起高糖、高油、高熱量的零食時不節制,飲食建構極度不合理,很多孩子在這一時期明顯胖了很多,一來檢查,多數都有血脂異常的問題。”
朱玲表示,多數孩子的肥胖都是單純性肥胖,其中血脂異常占比很高。“雖說肥胖并不意味著絕對的血脂異常,但是肥胖容易引起很多并發癥,血脂異常就是其中之一。”此外,很多肥胖的孩子,會出現頭暈乏力、胸悶氣短的情況,嚴重影響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學習。長此以往,尿酸異常、心血管疾病等成年人的問題也會在孩子身上出現。
D誤區:
吃素不能降血脂還會影響發育
有些家長認為,既然孩子的胖都是“吃”出來的,吃素就能控制體重,避免血脂異常的情況發生。朱玲表示,靠吃素減肥是不可取的,很多家長都存在這樣的誤區。
朱玲強調,對于超重、肥胖的孩子來說,雖然飲食控制是必要的,但控制并不代表不吃。“與成年人不同,孩子要生長發育,日常飲食中,所需要的熱量和營養一定要滿足孩子生長發育。在此基礎上,飲食中減少熱量,限制糖和脂肪的攝入,讓孩子慢慢的減輕體重。”朱玲提示,對于胖孩子的飲食控制,有一個簡單的成功標志,就是孩子的體重在不斷減輕,但身高要正常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單純吃素,不僅對孩子的生長發育產生影響,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對于生長發育期的兒童,攝入充足的優質蛋白質十分重要。”朱玲表示,只吃素的孩子少了肉、蛋、奶提供的優質蛋白,可能引起孩子代謝能力下降,導致其代謝不掉多余的脂肪,最終也可能出現血脂異常的情況。
E防范:
健康生活有助預防血脂異常
朱玲表示,兒童預防肥胖、血脂異常等問題,需要綜合考量,養成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關鍵。
首先就是科學的控制飲食。“孩子的飲食要低脂肪、低糖、高蛋白,盡量避免喝含糖的飲料、運動飲料等。”朱玲表示,大部分快餐、甜點,都是要盡量避免的,每一餐都要有新鮮的蔬菜、水果,糧食方面建議選擇全麥類代替精煉的谷類。“家長給孩子做飯的時候,烹飪以蒸、煮為主,盡量使用植物油,家禽類食物最好去皮,多吃瘦肉,保證肉、蛋、奶的攝入,肥胖的孩子可以選擇低脂或脫脂奶。”
除了管住嘴,還要邁開腿。“推薦孩子們做慢跑、快走、健身操、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運動強度控制在中等強度,也就是運動后心率在140—160次/分,達到微微出汗,但喘息并不很嚴重的強度。”朱玲介紹,可以從每周2—3次運動開始,逐漸增加到每周5次,每次運動的時間至少在30分鐘以上。
除了飲食和運動方面,孩子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睡覺太少的孩子也容易肥胖。在睡覺的過程中,很多參與調節身體的激素在分泌,睡眠不足可能會導致人體代謝失衡,從而引起肥胖。最后,朱玲表示,一旦檢測出血脂異常,除了上述良好的生活習慣之外,必要時還是要請兒科醫生進行藥物治療。
山西晚報記者 柴旭暉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