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健康提示。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獸共患病,猴痘的潛伏期通常是6-13天,最長可到21天,感染者會出現皮疹、發熱、頭痛和淋巴結腫大等癥狀。猴痘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預后良好,大多數情況下,猴痘癥狀在2-4周內自行消失。
掌握傳播途徑,預防個人感染。感染猴痘病毒的非洲嚙齒類動物、靈長類動物和人是主要傳染源。人可以通過接觸感染動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變滲出物、血液、其它體液,或被感染動物咬傷、抓傷而感染。人與人之間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也可在長時間近距離接觸時通過飛沫傳播,還可通過胎盤從孕婦傳播給胎兒,人際傳播以男男性行為的方式為主。
加強自我監測,及時申報就醫。若在國外或疫情發生地有過與可疑動物和或猴痘病例的接觸史和暴露史,可主動聯系當地疾控機構進行咨詢和報備;若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并告知接診醫生境外旅居史,結痂前避免和他人密切接觸;回國入境健康申報時,需配合海關主動報備是否有發熱、皮疹等癥狀;近期計劃外出人員,需密切關注目的地的猴痘疫情,盡早了解猴痘預防和治療的相關知識,如避免接觸嚙齒類動物和猴痘病人,避免與可疑感染者發生性行為,做好個人手衛生,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發熱、皮疹等癥狀及時就醫等。
嚴防交叉感染,做好院感控制。要嚴防醫源性感染,醫務人員接診發熱伴皮疹病人時,要考慮感染猴痘的可能,特別是發現21天內有猴痘報告病例國家或地區旅居史人員,必須執行標準預防措施,即佩戴一次性乳膠手套、佩戴醫用防護口罩等,同時做好手衛生;采集、運送、檢測痘患者樣本時,應由經過培訓的人員進行規范操作,嚴格執行生物安全相關規定,針對患者可能污染的環境和物品,需做好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
(來源:山西新聞網)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