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偉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肝臟外科張萬廣教授研究團隊對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睡眠時間短與癌癥風險升高有關。與此同時,在長期總的睡眠不足的生活習慣下,女性更容易患癌癥。該成果近期發表在國際期刊《癌癥》上。
健康千萬條,睡眠第一條。在人的日常生活作息中,睡覺跟吃飯穿衣一樣都屬于“頭等大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從經驗上來看,如果一個人長期不睡覺,或者睡眠質量不好,身體會出現問題并發出警報。據調查,睡眠時間的長短與健康之間存在密切聯系。每天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的人比每天睡7-9小時的人患心臟病、腦卒中和糖尿病的比例更高。
每個人都應當保持足夠的睡眠時間和質量,作為一種健康理念已深入人心。隨著全社會對睡眠知識的普及不斷擴大,“睡足覺”“睡好覺”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通常來說,年齡層次不同、性別不同,身體狀態不同,以及個體差異性的存在,導致每個人的睡眠時間并不一致,甚至存在較大的差異。通常而言,成人每天的睡眠時間原則上要在8個小時,而且能夠午睡一會兒,才是身體健康的正確打開方式。
不過,這種狀況近年來有所改變。隨著一些專家結論和研究成果的出籠,健康睡眠時間的多少似乎變得越來越不確定,并影響了公眾的認知與判斷。比如,某互聯網公司創始人前不久在直播中表示,睡多了對人是傷害,每天睡4小時就很完美。另一名知名企業家透露,他要求自己每天只能睡5小時,且不需要運動,否則就是“浪費生命”。還有一些知名的博主也發文分享自己的心得體會,認為“睡眠跟健康之間沒有絕對的關系”。
幾年前,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人員招募了1900名志愿者參與實驗,得出的結論是人每天的睡眠時間不應少于6小時,否則會帶來一系列身體和精神上的問題,特別是在連續3天睡眠不足6小時時,這些問題將會達到最嚴重的程度。之前類似的研究結論并不少,總的來說就是睡眠跟健康息息相關,但究竟關聯到何種程度,彼此之間存在大多的概率,這些問題都尚未有更科學的結論。這也是導致人們的認知甚至整體判斷被影響、被干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此背景下,上述華中科大同濟醫院團隊研究發現睡眠時間短與癌癥風險升高有關的結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從研究結論看,通過長期的樣本觀察足以證明睡眠與健康密切相關,還證明睡眠時間長短與癌癥風險高低存在直接相關,同時有具體的比例作為依據。研究發現,和夜間睡眠時間為6小時到8小時的參與者相比,夜間睡眠時間小于6小時的人,患癌風險升高41%。和午睡時間大于60分鐘的參與者相比,從不午睡的參與者,患癌風險升高60%。有了這些具體的結論為依據,就足以證明睡好睡夠很重要。
雖然仍有少數名人認為睡眠時間與健康無直接關系,但也有一些名人在生病前后,呼吁要注重睡眠并保護自身健康,如此“現身說教”產生了一定的實效?,F在,有了專業的研究作為依據,無論是在科學普及方面,還是警示教育方面,都具有更強的權威性和說服力,并促成更多“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基于健康風險而注重關注、改進自身和他人睡眠情況的實際行動。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