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北京兒童醫院順義院區每天接診蟲咬性皮炎患兒超過50例,數量較立秋前增長了一倍。
“一覺醒來,孩子臉突然腫了。”昨天上午,一名8歲小姑娘在媽媽的陪伴下來到了皮膚科醫生王奇颯的診室。患兒額部和眼周水腫明顯,不僅瘙癢,還伴有刺痛。王奇颯檢查患部,發現孩子額頭腫脹部位有一個小小的丘疹。“周末您是不是帶孩子到戶外活動了?”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復后,結合癥狀,王奇颯診斷患兒是蚊子叮咬引發的蟲咬性皮炎。她對癥開具了藥物,叮囑家長在患兒不適時及時冷敷,“癥狀很快就會得到緩解”。
“由于蟲咬性皮炎一般在叮咬后一到兩天才發作,所以絕大部分家長意識不到孩子的癥狀是蚊子‘惹的禍’。”王奇颯介紹,蟲咬性皮炎是一種過敏性的皮膚病,好發于耳廓、眼周、額部、手腕、腳腕等皮膚組織較疏松的部位。被叮咬的部位可能會在第二天出現明顯水腫,也可能會冒出一片發硬腫脹、中間有個“小水泡”的疙瘩。
■提醒
蟲咬性皮炎常見于嬰幼兒及學齡兒童,孩子戶外活動要格外注意防蚊。由于常伴劇烈瘙癢、脹痛,患兒往往頻繁搔抓,使皮膚過敏進一步加重,導致水腫面積擴大。為及時緩解患兒的癥狀,并降低細菌感染導致面部蜂窩組織炎、腦膜炎的風險,如果出現皮疹明顯增多、全身不適等癥狀,建議及早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皮膚科就診治療。(記者孫樂琪)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