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監測體重,堅持運動打卡,注重膳食平衡……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體重管理,通過學習降低體脂的科學方法、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等方式,管體重、練體能、強體魄。
體重水平與人體健康狀況密切相關。近年來,我國大力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開展健康知識普及行動,人民健康狀況不斷改善。但由于不合理膳食、缺乏鍛煉等不健康生活方式,部分人群出現超重肥胖問題。前不久,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6部門啟動“體重管理年”活動,目的在于提升全民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改善部分人群體重異常狀況,進一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判斷體重是否異常的一把“尺子”,便是體重指數,即用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體重指數在18.5至24之間屬于健康體重,小于這個區間屬于體重過輕,大于24屬于超重,超過28則屬于肥胖。加強健康科普,提升體重管理意識,才能更好預防超重、肥胖和體重過輕的情況。
除了代謝異常等疾病因素,超重肥胖的主要原因是吃得多、運動少,導致身體獲取的能量超過消耗的能量,從而出現脂肪在體內堆積的情況。因此相關部門要把科普的重點放在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上,引導大家“管住嘴”“邁開腿”,做自己健康體重的第一責任人。比如,在體重監測上,可以鼓勵家庭、用人單位等配置體重秤、人體成分分析儀,方便人們隨時進行體重測量。在合理膳食上,推進健康食堂、健康餐廳建設,減少售賣高鹽、高糖及高脂食品。在科學運動上,社區、企事業單位等可以開展多種形式、趣味性強的全民健身活動和體育比賽。政府積極引導、社會廣泛動員、人人盡責盡力,方能形成全生命周期體重管理的強大合力。
同時引導孩子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鼓勵他們經常參加戶外活動。用人單位應合理安排休息時間,豐富職工體育健身活動,提高職工的健康素養和身體素質。管好體重,也是管好自己的健康預期。做好體重管理,讓我們一起行動! (申少鐵)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