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營養食育講座走進北京市西單小學。這是北京協和醫院西單院區開展“醫校‘協’手·健康相伴”系列講座的第四場。
“小朋友們每天會吃蔬菜和水果嗎?”“怎么判斷自己是否超重呢?”……
臺上,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副主任陳偉拋出一個個問題;臺下,上百位小學生積極舉手、熱情互動。
吃多樣化食物、參加體育活動、保證吃好早餐、少吃零食、控制食糖攝入……陳偉為孩子們總結了詳細的“飲食原則”。“小學階段是健康習慣養成的關鍵期,也是生長發育的關鍵期。我們將營養知識帶進小學,就是為了讓小朋友們能夠及早養成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陳偉說。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2018年我國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34.3%和16.4%,6至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別為11.1%和7.9%,呈逐年遞增趨勢。國家衛生健康委此前發布的《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也指出,有研究預測,若該趨勢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國成人、兒童超重肥胖率將分別達到70.5%和31.8%。
對此,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6部門聯合印發的《“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明確強化父母是兒童健康教育第一任老師的責任,培養兒童青少年形成動態測量身高、體重、腰圍的健康習慣;開展健康學校創建行動計劃,落實課程課時要求,拓展健康教育渠道。
陳偉告訴記者,未來將打造面向兒童青少年的標準化營養課程,讓他們從體重管理開始,成為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據新華社電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