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骚妇被后入式爆草抓爆-大学生高潮无套内谢视频-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健康頻道>>健康>>正文
山西省衛健委組織召開“時令節氣與健康”新聞發布會
秋分咋養生?小兒呼吸道疾病咋預防?
2025年09月26日 10時01分   山西晚報

秋分秋分,陰陽兩分、晝夜等長,是養生的重要時期,但同樣也容易引發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這個時節該如何養生?如何預防疾病?9月22日10時,山西省衛生健康委組織召開了“時令節氣與健康”新聞發布會,就相關問題進行解答。

養生兼顧“滋陰防燥”與“溫和養脾胃”

山西省中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張莉介紹,秋分作為晝夜平分、寒暑交替的關鍵節氣,最大的氣候特點是“燥”與“涼”。而隨著降水減少、濕度下降,“秋燥”逐漸明顯,同時氣溫波動加大,早晚溫差顯著,這些變化都會直接影響人體的身體狀態,因此飲食和穿衣的科學調節尤為重要。

關于日常飲食調節,中醫強調“燥者潤之”,兼顧“滋陰防燥”與“溫和養脾胃”,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一是優先選擇滋陰潤燥的食材,建議多吃梨、銀耳、百合、麥冬、沙參、蜂蜜、山藥、蓮子等“潤”性食物,同時避免食用“助燥”食物,如辛辣刺激(如辣椒、花椒等)、油炸燒烤(如炸雞、薯片等)、過咸過干的食物,這些食物會加重體內津液耗傷,秋分后應盡量減少攝入。“同時,初秋脾胃功能尚在調整,生冷寒涼(如冷飲、生魚片等)易傷脾胃陽氣,也需適度控制。”另外,也要注意人群體質差異。陰虛體質(如易上火、口干、便秘等人群)可側重銀耳、梨等滋陰食材;陽虛體質(如怕冷、腹瀉等人群)可在潤燥基礎上稍添溫和溫補的食物,如紅棗、桂圓、瘦肉,但避免過度進補(如羊肉等),以防“燥上加火”。此外,每天保證1500-2000毫升飲水(溫水為佳),也能有效緩解秋燥。

穿衣方面,秋季科學穿衣的核心是順應“秋涼漸顯、溫差大”的特點,把握“靈活增減、重點保暖”的原則,不僅“春捂秋凍”要適度,還要注意“易寒部位”的保暖更要選對衣物材質。“初秋建議選擇棉、麻等透氣吸汗的面料,避免出汗后受涼;深秋氣溫降低后,可換成羊毛、羽絨等輕暖材質,既保暖又不笨重,方便根據活動量隨時增減。”張莉說。

張莉還推薦了一個全家適用的,通過按摩穴位預防呼吸道疾病的方法: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緣中點旁,按摩時用食指指腹輕揉1-2分鐘,每日2次,能通鼻竅、防鼻塞,尤其適合感冒初期或過敏體質人群。膻中穴在兩乳頭連線中點,用手掌順時針輕摩3-5分鐘,可寬胸理氣、增強肺氣,緩解咳嗽、胸悶,兒童和老人操作時力度宜輕。足三里穴:位于外膝下3寸(約四指寬),按揉時稍用力至酸脹感,每次1分鐘,能健脾益胃、提升免疫力,慢性病患者堅持按摩可減少呼吸道感染頻率。

小兒呼吸道疾病多發高發原因較多

山西省兒童醫院兒內科主任張康玉介紹,常見的小兒呼吸道疾病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大類,感染性疾病為鼻炎、鼻竇炎、扁桃體炎、咽喉炎、支氣管炎及肺炎等;非感染性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哮喘等。而秋季小兒呼吸道疾病高發,是氣候條件變化、病菌和過敏原種類多傳播活躍與兒童自身特點三方交織的結果。“相比成人,兒童的免疫系統仍處于‘訓練’和‘升級’階段,如果他們首次接觸的病原體和過敏原過多,將無法迅速有效地建立起匹配的防御機制。”她說,兒童呼吸道結構和功能發育不完善,他們的呼吸道較為狹窄,并且屏障功能薄弱,一旦接觸病菌和過敏原,一方面對這些有害物質的清除能力不足,另一方面痰液容易堵塞氣道,導致癥狀更重。

要預防小兒反復發生呼吸道疾病,建議遵循“洋蔥式穿衣法”,做好科學穿衣,做好關鍵部位的保暖,“背暖”可預防感冒,“肚暖”保護脾胃,“足暖”有助于身體適應地溫。同時,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質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肉蛋奶、堅果),注意補充維生素D,保證孩子的充足睡眠,增強免疫力。避免孩子被動吸煙,煙霧可以直接損傷呼吸道纖毛,增加呼吸道感染風險。督促孩子勤洗手,尤其是在外出回家和飯前便后,家長回家后也應先洗手、換衣后再接觸孩子。在疾病高發期,盡量避免帶孩子去人多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出現一些癥狀,警惕冠心病

“秋季氣溫逐漸下降,寒冷空氣的刺激會導致血管收縮。對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冷空氣刺激下血管收縮可以加重管腔狹窄,導致心肌供血不足,從而誘發心血管舊病復發,甚至引發心肌梗死。”在問到為什么一到秋季,冠心病患者就會增多時,山西省心血管病醫院心內10病區主任董晉這樣表示。而秋季天氣逐步干燥,使得體內水分蒸發加快。對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血液就會變得黏稠,血小板黏附能力增加,如果斑塊不穩定,就會增長加快,導致破裂,引起冠心病發生。同時,秋季景色蕭瑟凄涼,人的心情也會受到影響,另外壓力過大、焦慮狀態下也會改變情緒。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當情志不暢時就會引起血瘀或者氣滯,從而造成抑郁的心態,增加了患上心梗和冠心病的發作風險。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秋季白天溫度高,血管擴張、血壓平穩,夜晚溫度低,血管收縮、血壓升高,所以老年人、有心血管基礎病的人群,可能會出現血壓波動大的情況,會增加心臟負擔,從而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需特別注意。

要預防冠心病,董晉同樣建議大眾做好保暖,尤其是老年人和有基礎疾病的人群。飲食上要少吃油膩食物和甜點及含糖食物,控制油鹽糖攝入,注重均衡膳食和戒煙限酒,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蛋白質,如魚類、豆類和瘦肉。多補充水分,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則,如果喝得太多或者太快可能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同時保持平和的心態,謹遵醫囑用藥,適量運動。“但要盡量選擇氣溫相對較高的時間段進行運動。”董晉表示。

預防過敏,最好知道自己的過敏原

進入秋季后,很多人出現眼睛和鼻子發癢、鼻子流清鼻涕、打噴嚏等過敏癥狀,為什么秋季過敏會高發?對此,山西省人民醫院和平院區急診科主任牛凱表示,秋天之所以成為過敏高發季,主要是因為“花粉”“霉菌”“塵螨”三大“元兇”。“很多人誤以為‘秋天沒花’,所以不是花粉季,其實恰恰相反,秋季是雜草花粉的天下,其致敏性往往比春季樹木花粉更強,雜草花粉通常顆粒小、重量輕、濃度高,可以隨風飄散很遠,是引發秋季過敏性鼻炎和結膜炎最主要的‘隱形殺手’。”而秋雨后大量落葉堆積、潮濕,為霉菌提供了絕佳的生長條件,加速了霉菌的生長和孢子的釋放,被人們吸入后,極易誘發過敏反應。至于塵螨,雖然一年四季都存在,但秋天天氣轉涼后,開窗次數減少,導致室內塵螨、寵物皮屑等濃度升高,與室外過敏原形成“內外夾擊”,也容易引發癥狀。另外,天氣也是引發過敏性鼻炎的重要原因。秋季風大,有助于過敏原的擴散。同時,冷空氣的刺激本身也會讓一些過敏人群的鼻黏膜變得更加敏感,加重流涕、打噴嚏等癥狀。

要預防過敏,牛凱建議查清自己的過敏原。“建議每年反復發作的患者,去正規醫院做過敏原檢測。搞清楚自己對什么過敏,才能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真正做到事半功倍。”同時,盡量避開過敏原,尤其是避免接觸花粉。在家也要備好急救藥物,過敏性鼻炎或哮喘患者需規律使用抗過敏藥物及吸入藥物。另外,還需要增強自身的抵抗力,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均衡飲食,多吃新鮮蔬果。

對很多人分不清的過敏性鼻炎和感冒,牛凱表示可以從病程、癥狀和眼睛三方面區分。感冒通常一周左右自愈,鼻炎癥狀則持續數周甚至更長時間,與過敏原暴露周期一致。癥狀上,鼻炎有鼻癢、陣發性噴嚏、清水樣鼻涕、鼻塞等典型癥狀,感冒更常見喉嚨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發熱等全身癥狀。“鼻炎常伴有眼癢、紅腫、流淚等過敏性結膜炎癥狀,感冒則很少見。”

山西晚報·山河+記者 張夢瑩

(責任編輯:梁艷)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