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印度尼西亞巨港8月27日電(記者林德韌)第18屆亞運會射擊項目落幕,中國射擊隊在20個小項的爭奪中拿到8金5銀2銅的成績,在所有隊伍中一枝獨秀,捍衛了亞洲霸主的地位。
與此前兩屆比賽相比,中國射擊隊在本屆亞運會上呈現出兩個特點:第一是金牌含金量高,第二是年輕隊員擔綱主力。
從含金量上來看,中國隊的8枚金牌中有7枚來自奧運項目,這些項目在亞洲各國、各地區普遍開展,中國隊隊員能在這些項目中脫穎而出,展現了十分強悍的“硬實力”。
由于亞運會設項的改變,亞運會射擊項目的獎牌數與上屆相比大幅減少。另外,在參賽人數上,本屆亞運會每個射擊小項每隊僅允許最多兩名選手參加,與以往每隊可派三名選手參賽相比,比賽的偶然性大大增加。另外,資格賽成績不帶入決賽、決賽采用淘汰制等新規則,客觀上增強了射擊項目的觀賞性,但也給選手們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因素。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射擊隊在巨港交出了一份相當亮眼的成績單,實屬難能可貴。
在步槍和手槍的10個奧運項目上,中國隊拿到6枚金牌,負責步手槍的中國射擊隊領隊王煉表示:“(步手槍奧運項目)拿到6枚金牌,是2006年多哈亞運會后的亞運最佳戰績,好于廣州和仁川。從參賽過程來看,我們以年輕運動員為主的隊伍經受了大賽的考驗和洗禮,得到了鍛煉和成長,收獲了信心和經驗。”
說到中國射擊隊的強大,2008年奧運會狂攬5金的輝煌總是繞不開的話題,事實上,直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杜麗、龐偉、陳穎、朱啟南這一批北京奧運會時期的“黃金一代”射手們都一直擔任著主力。
隨著里約奧運會的結束,中國射擊隊的新老交替也正式宣告完成,本屆亞運會上奪牌的大部分是年輕選手。
其中最為典型的當屬步槍項目上的楊皓然和趙若竹。仁川亞運會上,當時還不滿20歲的楊皓然就拿到過金牌,本次再度征戰亞運,22歲的他交出了一金一銀的成績單,憑借多次在國際比賽中拿金牌、破紀錄的表現,楊皓然已然成為中國男子步槍的中流砥柱。
比楊皓然還小兩歲的女子步槍新星趙若竹,在自己的首次亞運會之旅中也拿到一金一銀,以她為代表的中國女子步槍“小花”們,也有了集體崛起之勢。
除這兩名步槍選手外,1993年出生的王倩(女子10米氣手槍金牌)、1994年出生的張鑫秋(女子飛碟多向金牌)、1995年出生的姚兆楠(男子25米手槍速射金牌)、1996年出生的林俊敏(男子25米手槍速射銀牌)、1997年出生的吳嘉宇(10米氣手槍混合團體金牌)等一批青年才俊,也完全接過了前輩們的槍,開啟了中國射擊隊的又一段輝煌。
本屆亞運會上中國隊以較大優勢占據了射擊項目金牌榜和獎牌榜的榜首,排名第二的韓國隊僅有3金入賬,這與此前兩屆亞運會與中國隊形成分庭抗禮局面的那支韓國隊的表現有一定差距。亞洲范圍內,中國射擊隊依然保持著一定優勢。
雖然韓國隊表現不盡如人意,但亞洲范圍內新近崛起的印度隊在亞運會上實現了全面開花,這支年輕隊伍將成為未來中國隊在亞洲甚至世界賽場上最主要的對手之一。
本屆亞運會,印度隊獲得2金4銀3銅共9枚金牌的戰績,排名射擊獎牌榜第三,更值得注意的是,印度青少年選手在國際賽場上屢有驚艷表現,在國際射聯官網上,最近產生的10項世界紀錄、世界青年紀錄,其中有5項是印度選手創造的。
說到射擊隊在本屆亞運會上出現的問題,王煉總結說,第一,進入決賽的人次低于預期。第二,資格賽成績不高,半數項目資格賽成績不夠理想,未能發揮出應有水平。第三,決賽能力還有提升空間。第四,運動員的心理能力要加強。
總體上看,中國射擊隊在巨港打了一場漂亮仗,在亞運會后不久,第52屆世界射擊錦標賽就將在韓國昌原打響,這是世界射擊項目最高級別的單項賽事,也事關2020年東京奧運會入場券的爭奪,這將是中國射擊隊的下一個目標。
亞運會,成了中國年輕一代槍手的“成人禮”,面對未來,我們有理由對他們抱有期待。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