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文君
民間說法,上得五臺山,許愿要找五爺廟,看寺必看顯通寺。原因在于顯通寺是五臺山最古老的寺院、也是最大的寺院,也是五臺山中地位最高的寺院。寺內薈萃了中國一大批古代建筑的精品杰作。

顯通寺的前身,就是大孚靈鷲寺。《清涼山志》載:“北魏孝文帝再建大孚靈鷲寺。環匝鷲峰,置十二院。”今顯通寺,即善住院。菩薩頂,即真容院。由于寺前有花園,故又名花園寺。唐太宗時重修。武則天時以新譯《華嚴經》中記載著五臺山,于是更名為大華嚴寺。到了明代,明太祖予以重修,賜名“大顯通寺”。占地一百二十多畝,有殿堂樓房四百多間,中軸線上,一連七進大殿,東西廊房對稱配合,形成整肅嚴謹、闊暢宏大的布局結構。建筑樣式各異,多帶宮廷建筑色彩,堪稱明清寺廟建筑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