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力“ 天平”度量人生
——記忻州供電公司計量室配送班班長 李建軍
計量,古稱度量衡,是保證量值準確可靠的一種技術規范,在電力行業中,計量工作可以算得上是一項最考驗人性的工種,嚴謹而又繁復,既要克服千篇一律的枯燥乏味,又要在海量的校配工作中持續保持高專注度和成功率。年近半百的李建軍就在從事著這種工作,他扎根忻州供電公司營銷計量室二十六年,不斷用精準體現價值,用勤勉檢驗人生,周而復始卻又樂在其中。
李建軍是忻州供電公司90 年代的第一批大學生,從太原理工大畢業以后,喜好鉆研的李建軍就被分配到當時的電能計量室電度表班,從事用戶的表計校驗工作,這在當時,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技術含量相對較高的行業。這對一門心思想著學技術的李建軍來說,正合胃口。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和對工作的嚴謹執著,5 年后,他從一個計量新兵被提拔為生技股副股長,這也讓他有了更多的機會接觸到省、市行業內更先進的計量手段和創新成果,1998 年,作為忻州供電公司的技術代表,李建軍參與完成了忻州315 千伏安以上大用戶預付費裝置的研發、上線工作,并在其后的幾年中,不斷收集現場數據,聯系廠家升級完善,有效減少了公司電費管控風險,填補了忻州營銷系統預付費系統的空白。
2007 年,憑借著過硬的計量技術和敬業盡責的工作熱情,他被委以重任,擔任新成立的配送班班長,面對一個新成立的班組,一切都毫無經驗可循,李建軍二話沒說,抄起掃描槍一頭扎進了庫房,不分晝夜地帶領班員從最基礎的工作干起,查資料、建臺賬、定制度、梳流程,處處身先士卒,事事以身作則,短短三個月時間完成了二十多萬表計的建檔、錄入工作,硬是在一片空白的基礎上,拉出了一支業務精湛的配送隊伍。
2010 年開始,智能表計上線,配送班的工作量驟然猛增,14 個縣、市的數以萬計的表計驗收、校準、出入庫都離不開人,考慮到班員連日加班辛苦,工作日李建軍與大家并肩戰斗,一到周末加班,他就把大家都“趕”回家,自己一個人盯著,早出晚歸、通宵達旦變成了他的生活常態,孩子家長會顧不上去,愛人生病沒時間管,每次說到這個,他總是呵呵一笑:“都是些年輕娃娃,我這個老大哥應該多擔待擔待啊”。在他的帶領下,配送班全體班員相處和睦,配合密切,班組成立以來,累計校驗配送表計達140 余萬臺,無一差錯。
平凡孕育著偉大,偉大來自于平凡,二十六年如一日,李建軍一路走來,用愛崗敬業抒寫著電能計量人的責任和擔當,用精益求精維護著公平、公正的電力“天平”,他坦言:“干了半輩子計量工作,也只有這里才能體現我的生命價值,電能表上,有我的人生”。(劉新宇)
(責任編輯: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