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還初石門
耿鎮位于五臺清水河中游,是晉冀兩省交界處的重要集鎮。黨的十八大以來,村兩委抓住農村城鎮化建設機遇,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初步形成了農業、商業、旅游業齊頭并進的發展態勢。同時,挖掘、整合紅色景點建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使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煥發出勃勃生機,成為聞名晉冀兩省的集商貿、物流、旅游、文化于一體的新型城鎮。
去耿鎮看什么?(一)尋訪歷史名人張還初故居。耿鎮村歷史上稱耿家莊。明末進士張還初為反抗外族入侵,在這里揭竿而起,抵御外敵。最后因寡不敵眾,英勇就義。現在張還初故居石大門保存完好。大門兩側分別有“少年初登弟,皇都得意回”,“禹門三級浪,平地一聲雷”的石刻,清晰可見。(二)攀登摩天寨,看古兵營遺址。村東一座山峰稱摩天寨,是當年張還初屯兵要塞。沿山路步行20華里登頂,有石洞十余孔,石碾石磨依稀可見。張還初在這里開設文武學堂,培養將士,操練兵馬,對研究古代軍事史有一定價值。(三)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抗戰時期,晉察冀軍區供給部、二分區司令部、縣委、區委駐扎在耿鎮村。當年司令員鄭天民、政委趙爾陸指揮消滅日寇戰役的作戰室及住所遺址都可以看到。街口烈士碑,包括日寇的炮臺碉堡,都是抗戰歷史的見證。(四)遠眺仰天睡佛。晨曦微露的早上,晚霞夕照的傍晚,站在耿鎮大橋,憑欄向南遠眺,起伏的山脈儼然一尊仰天睡佛。鼻梁分明、嘴唇微抿、肚皮隆起、膝蓋突現,全長近千米,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為天下奇觀。(五)探訪千年古鎮。緊靠耿鎮村的嵌巖寺古碑記載,唐末宋初這里的人口相當稠密,宋太宗還專門撥款修建寺廟。明清時逐漸形成連接晉冀兩省的集市貿易中心和軍事重鎮。現在村里還保存多處明清建筑的院落、窯洞、街巷、水渠、古樹等,古韻猶存。新拓建的商業一條街,店鋪林立,車水馬龍,彰顯古鎮新姿,政通人和、繁榮昌盛。(六)欣賞民俗文化藝術表演。元宵節耍社火、扭秧歌、跑旱船、舞龍燈等民俗活動,異彩紛呈。過春節、趕廟會、唱大戲、祈雨會等祭祀活動莊嚴隆重。游客還可以參加文藝表演,感悟古鎮底蘊厚重的文化氛圍。張愛良 耿建榮
【小貼士】
怎么行:走忻保高速到耿鎮出口下,沿清水河下行300米即到。
怎么吃:在商業一條街農家樂飯店,品地方風味小吃煎鍋、攤飯、油布袋子,或八八、六六宴席。
怎么住:可住在農家樂旅店

張還初石碑
(責任編輯: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