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工作回顧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市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關鍵之年。一年來,在中共忻州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政協忻州市委員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中共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緊緊圍繞全市發展大局,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著力提高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水平,為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忻州實踐貢獻智慧和力量,引領全市政協事業實現了新發展。
一年來,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把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政協工作的第一要求,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強化理論武裝,不斷夯實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履職始終。市政協始終與市委同心同向同行,對中央、省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第一時間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研究貫徹落實措施,始終堅持重要工作在市委領導下開展。
●把黨的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強化黨建引領作用,堅持把黨建工作與履職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加強專委會功能型黨支部建設,完善中共黨員委員聯系帶動黨外委員工作機制。
●把黨的創新理論武裝作為重中之重。嚴格落實黨組(中心組)學習計劃,將政治理論學習與委員履職、專委會建設深度融合。認真落實“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堅持“三個實實在在”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一年來,我們以服務中心大局為己任,始終與市委、市政府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緊緊圍繞“11353”工作部署,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在助推忻州高質量發展上強擔當善作為。
●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協商建言。把“推動制造業振興,助力產業轉型升級”作為年度重點協商議題,形成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升優勢企業能級等6方面18條對策建議。
●為創優發展環境協商議政。圍繞“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組織委員深入相關職能部門、開發區開展專題調研,提出了4方面16條建議,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
●為助推生態文明建設獻計出力。圍繞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實驗區建設協商建言,提出《關于加強汾河流域水土保持,穩定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的建議》《關于建立汾源生態文化旅游示范區的建議》等。
一年來,我們以增進民生福祉為根本,始終堅持人民政協為人民,聚焦民生實事和社會關切,獻計出力,凝心聚力,協助黨委政府做好有關工作,努力增進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言獻策促進民生改善。圍繞民生領域課題開展專題調研。重視發揮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直通車”作用,全年收集各類社情民意信息共計1800余篇。其中,編發上報省政協信息328篇,有85篇被采用。
●提案督辦回應民生關切。委員全年提交提案437件,立案374件。其中,涉及民生的占到38%,答復率100%。12件提案被列入年度重點提案,推動民生問題更好更快解決。
●協商議事助解民生難題。探索建立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工作機制,深化定點幫扶工作,落實領導對口幫扶責任,深入開展助殘助困獻愛心活動。
一年來,我們以大團結大聯合為主題,始終堅持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政協工作的中心環節,充分發揮人民政協統一戰線組織優勢,努力擴大朋友圈,為忻州高質量發展畫出最大同心圓。
●深化協作增進共識。一年來,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發揮優勢,積極履職,參與調研視察120多人次,提交大會發言25份、集體提案43件。
●廣泛交流擴大共識。積極組織開展黨外委員視察考察等活動;加強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的交流聯系,匯聚各方智慧,凝聚發展共識。
●加強聯動凝聚共識。強化市縣政協聯動履職,著力提升政協工作整體效能;加強上下聯動,配合省政協就“加快推進專業鎮建設,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等開展視察調研活動;積極開展廣泛聯誼,加強對外交往。
一年來,我們以提升政協工作質效為目標,始終堅持“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總要求,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建設,持續完善“有事來商量”協商議事制度機制,強基固本、守正創新,展現了新時代人民政協新形象新風采。
●加強“三化”功能建設。不斷加強政協履行職能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設,以“三化”促進“三服務”水平提升。
●加強履職平臺建設。完成市縣兩級“智慧政協”平臺建設,實現與省級平臺互聯互通。
●加強專委會建設。制定完善專門委員會兼職副主任選聘管理規定;建立政協常委會聽取專門委員會工作匯報制度;各專委會傾力打造“一委一品”工作品牌。
●加強“兩支隊伍”建設。舉辦政協委員履職能力提升、提案工作隊伍素質能力提升和政協系統機關干部素質能力提升3期培訓班,為政協工作提質增效夯實基礎。
2024年
工作部署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市委五屆六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團結帶領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積極投身忻州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火熱實踐,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忻州篇章作出新貢獻,不斷開創凝心聚力新局面。
1突出黨建引領,在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上得到新加強
要以旗幟鮮明講政治為根本要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統攬政協工作的總綱,充分發揮政協“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作用,教育引導各族各界代表人士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進一步增強“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不斷增進對黨的創新理論的“四個認同”。要以鞏固主題教育成果為抓手,完善以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為引領的學習制度體系;用好“委員講壇”“政協學堂”等學習渠道,更好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能力,轉化為以高水平履職服務高質量發展實踐。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持和加強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為推動政協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2深入調研協商,在服務中心大局上取得新成效
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全市中心工作,加強調查研究,深入協商議政,制定和實施好年度協商計劃。要深刻認識和把握新質生產力的豐富內涵、重大意義、實踐要求,動員全體委員聚焦我市八大產業集群和新興產業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凝聚共識、合力攻堅,推進七大能級同步躍升。要積極推廣“千萬工程”經驗,在全面構建現代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組織專題調研和對口協商,有力有效助推農業增效、農村增美、農民增收,推動鄉村全面振興。要發揮政協文化文史工作獨特優勢,圍繞加強文物活化利用開展協商建言,積極推動理念思路、科學保護、管理模式、體制機制等創新,推動我市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讓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煥發新的生機活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3踐行為民理念,在服務基層群眾、增進民生福祉上展現新作為
要完善政協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的制度機制,切實加強與界別群眾、基層群眾的聯系,持續關注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熱點難點問題,把群眾的“心上事”作為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的“上心事”,持續跟蹤問效,積極助推解決。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探索完善政協履職與基層治理更加緊密結合的方式,積極參與社會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助力更高水平平安忻州建設。要圍繞特困群體和殘障人士社會救助工作進行民主監督,增強全市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提升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質量,完善提案質量評價體系和雙向評議機制,制定政協特邀信息員管理辦法等,多渠道、多角度、深層次了解民生、反映民意,更好履行“落實下去”和“凝聚起來”的政治責任。
4堅持團結民主,在發揮統一戰線組織功能上實現新拓展
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堅持和完善主席會議成員聯系走訪民主黨派、工商聯制度,支持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政協更好發揮作用。完善政協協商與政黨協商聯動機制,積極主動與黨派團體開展聯合調研、聯合視察、聯動協商,深化合作共事。推動政協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常態化、長效化,落實好主席班子成員聯系界別委員、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等制度,積極開展走訪委員、走訪委員單位“雙走訪”和談心談話活動。密切與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民族宗教界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溝通聯系。做好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各項活動。
5注重總結創新,在加強政協自身建設上邁出新步伐
進一步加強委員隊伍建設,強化委員學習培訓,科學安排委員履職,優化委員服務管理,搭建多層次的委員聯絡、聯系、聯誼平臺,引導廣大委員厚植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情懷。進一步加強政協機關建設,以模范機關創建、清廉機關建設為目標,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著力打造一支“負責任、動腦筋、講良心”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進一步推進政協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功能建設,完善協商制度體系,豐富協商平臺載體,提升協商質效和水平。進一步加強聯動履職,充分發揮區縣政協、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各自優勢和界別作用。進一步突出專門協商機構“專”的定位,加快推進全流程數字化履職平臺建設,推進線上線下“齊聚一堂”,不斷開創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新局面。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