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驗幼兒園的孩子們正在進行漢風古韻表演。 本報記者 張存良攝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近年來,忻州市委、市政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
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
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優化資源配置、深化綜合改革
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如今,忻州教育正以嶄新的面貌
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忻州教育實現了從“有學上”到“上好學”的跨越
從“基本均衡”邁向“優質均衡”
以“夯基固本、守正創新”的姿態
書寫著新時代的育人答卷
這里不僅有歷史積淀的厚重
更有與時俱進的創新
在這片熱土上
一所所嶄新校園拔節生長
一張張幸福笑臉綻放如花
一幅教育強市的壯美畫卷正徐徐展開

忻州市高級中學。曹建華攝
教育資源擴優提質 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
如何讓每個孩子“有學上”且“上好學”
忻州給出的答案是
學校建設“加速度”
大力新(改、擴)建公辦學校
高標準實施農村寄宿制學校改造
和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程
忻州城區新建四所學校
忻州市第十四中學雁門小學、杏林小學
忻州師范學院附屬小學、附屬中學
即將竣工投入使用
群眾“有學上”的需求得到充分滿足
特殊教育全保障
忻府、原平、五臺、繁峙等
20萬人口以上的縣(市、區)實現
特殊教育學校全覆蓋
適齡殘疾兒童入學“應入盡入”
精準資助政策確保全市無一例因貧失學輟學
民生服務暖人心
推出城區小學生“放心午餐”工程
解決家長中午接送難題
落實“公民同招”政策
保障隨遷子女、留守兒童等群體公平入學
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顯著增強

忻州人才中學音樂社團的學生們正在排練節目。本報記者張存良攝
辦學模式“破壁”創新優質教育從“獨木”到“森林”
為破解優質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問題
忻州以改革思維打破校際壁壘
探索多元化辦學模式
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享受名校資源
城鄉教育共同體促均衡
已建成30個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共同體
有效改善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及辦學水平
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
推動市域內學校辦學條件、規章制度、
學校管理、教育質量四方面協同提升
精準支持薄弱學校提升質量
縮小城鄉、校際差距
群眾“上好學”的需求得到有效滿足
義務教育“擇校熱”顯著降溫

忻州市長征小學開展科技主題月活動。本報記者 馮曉磊攝
教師隊伍強基鑄魂讓好老師成就好教育
教師是教育的第一資源
忻州堅持“師德為先、能力為重”
多措并舉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
師德師風嚴把關
將師德考核作為
職稱評定、評優評先的“硬指標”
實施教職員工準入信息查詢制度
從源頭保障隊伍純潔性
能力提升全覆蓋
組織2.9萬名教師
進行全員業務考試
以“考”促教
開展“國培計劃”
名校長培養等培訓
助力教師專業成長
待遇保障穩人心
完善教師工資待遇相關長效機制
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工資
不低于當地公務員水平
落實鄉村教師
生活補助、鄉鎮工作補貼等政策
不斷提高鄉村教師收入水平

忻州北方小學、北方中學開展“清明節祭英烈”主題教育活動。王嘉華攝
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技能人才賦能經濟轉型
緊扣忻州經濟轉型發展人才需求
忻州職業教育瞄準產業升級
打造“人人持證、技能社會”
為高質量發展輸送“生力軍”
專業設置接地氣
新增工業機器人、光伏工程、
智慧康養等多個新興專業
對接區域產業布局
實現“專業鏈”與“產業鏈”無縫銜接
實訓基地強支撐
忻州現代康養職業學院建設穩步推進
多元化、多層次、互補型的辦學格局
正在逐步形成
策劃:王國梁 李春平
文字:魏鵬飛
設計:趙菁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