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忻府區高城村的辣椒交易市場,滿載鮮紅椒果的貨車日夜穿梭。強盛辣椒專業合作社的車間里,兩條自動化生產線正將辣椒轉化為剁椒制品,空氣中不僅彌漫著辣椒的辛香,更洋溢著產業發展的蓬勃生機?!皬挠唵畏N植到深加工,辣椒真正成了富民產業?!焙献魃缲撠熑藦堉緩姳硎?。這一幕,正是忻州以全產業鏈思維推動辣椒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
科技賦能提質效
產業競爭力的密碼,藏在技術創新構筑的護城河中。
在強盛合作社的實驗大棚,生物防治技術取代了農藥噴灑——瓢蟲幼蟲正在葉片間捕食蚜蟲。這種綠色種植模式已覆蓋600畝核心基地,配合滴灌系統實現節水30%。壇壇香新建的80畝示范基地則布滿土壤傳感器,實時監測鹽堿地改良數據?!拔覀円蛟烊A北首個SC認證的辣椒原料基地。”技術團隊的目標清晰堅定。
品種迭代更是產業進階的關鍵。三大企業累計篩選培育出L3線椒、晉紅一號、金紅2號等16個適種良種。高城公司推行的“四統一”模式(統一種苗、技術、管理、收購),讓5000畝基地全部實現標準化生產。“良種配合標準化,畝均收益提升1500元?!鞭r技專家算了一筆增收賬。
三鏈聚合筑根基
忻州辣椒產業的崛起,依托的是三大龍頭企業構建的完整產業鏈。
強盛辣椒專業合作社作為本土培育的標桿,自2005年起步至今,已形成覆蓋育苗、種植、加工、銷售的全鏈條體系。其60.8畝育苗基地年供種苗6000畝,600畝自營基地示范推廣穴盤育苗、滴灌節水等12項技術?!啊畷x紅一號’等自研品種畝產提升20%,無農殘認證產品直供老干媽等頭部企業。”技術團隊介紹道。當前該社年加工鮮椒5萬噸,帶動全區發展5萬畝種植區,200余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距此十公里外的忻口鎮,湖南壇壇香子公司的大型廠房內,11條智能生產線晝夜運轉。這座投資9000萬元建設的現代化工廠,承載著產業升級的雄心。“忻州基地專為華北原料深加工布局,年處理鮮椒2萬噸?!逼髽I負責人翻開生產報表:去年4000萬元產值中,70%原料來自本地1.1萬畝訂單農田。隨著16條新生產線明年底投用,加工能力將躍升至3萬噸,帶動種植面積突破1.6萬畝。
高城辣椒食品有限公司的轉型之路同樣亮眼。從2013年的5000畝合作社升級為食品企業后,其年加工量突破3000噸,產品從原料拓展至真空鎖鮮辣椒、腌制制品等深加工品類?!皡⒓又貞c火鍋節、成都西博會后,火鍋底料代工訂單增長40%?!惫句N售總監指著新投產的灌裝線說。這種“半成品向成品”的跨越,使產品溢價率提升超30%。
紅火產業映民生
辣椒產業鏈的延伸,正重塑忻州鄉村的發展軌跡。
“合作社保底收購讓種植風險降為零,30畝辣椒年入9萬元?!狈N植戶的賬本寫滿踏實。強盛合作社的200個固定崗位,讓村民年均增收3萬元。更深刻的變化發生在區域協同中——高城公司的訂單已覆蓋原平、定襄等周邊縣市,形成跨區域產業帶。
壇壇香的帶動效應尤為顯著。4000個工作崗位中,留守婦女占比達65%,人均月收入3500元?!傲魉€工作比外出打工更適合照顧家庭。”務工村民的共識道出產業吸附力的本質。隨著1.6萬畝擴建計劃啟動,明年又將新增1000個崗位,相當于再造一個“辣椒就業新村”。
深紅版圖向未來
忻州辣椒產業的升級之路仍在加速延伸。
強盛合作社的電商孵化基地里,年輕人正通過直播推廣辣椒醬新品?!吧罴庸な潜亟浿?,辣椒精油提取項目已立項。”張志強透露轉型方向。高城公司則依托西博會簽約的火鍋底料訂單,將深加工占比提升至60%。
壇壇香的戰略布局更為系統。3萬噸鮮椒加工能力達標后,“忻州辣椒”地理標志認證將提上日程。屆時,這條從黃土高原生長出的紅色產業鏈,將以三產融合的新姿態,繼續書寫“小辣椒成大產業”的富民篇章。
從三家企業年加工總量超8萬噸,到跨縣域5萬畝產業帶;從數百人就業到五千余就業崗位——忻州用二十年將地域農產品鍛造成支柱產業。當壇壇香新廠區的全自動生產線投入運行,這片被椒香浸染的土地,正升騰起鄉村振興的蓬勃希望。
策劃:宮愛文 李春平
攝影:張存良 楊 帆 等
文字:劉鑫林
設計:馬瑞
(責任編輯:盧相?。?/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