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早晨,忻州古城北城門樓廣場旌旗飄揚、軍歌嘹亮,忻州市2025年夏秋季新兵入伍出征儀式隆重舉行。駐忻部隊領導與千余名群眾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224名熱血青年踏上軍旅征程的莊嚴時刻。
古城壯行:光榮花映青春志
上午8時30分,身著21式叢林迷彩服的新兵們整齊列隊,胸前的大紅花在朝陽下格外醒目。古城廣場內,新兵家屬們手持針線,為孩子仔細整理衣襟、佩戴光榮花,指尖的溫度與眼中的淚光交織成最動人的送別序曲。“到了部隊要聽從指揮,家里有我們呢。”一位母親的叮囑被晨風捎向隊列,引來新兵們齊刷刷的敬禮回應。
9時整,出征儀式開始。國歌聲中,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新兵們昂首挺胸,目光如炬。“你們是忻州人民的驕傲,更是強軍興軍的希望。”忻州軍分區領導的動員令擲地有聲,“要把‘忻州兵’的好名聲刻在演訓場上,寫在祖國需要的每一個地方。”
新兵代表張文浩的發言道出全體新兵的共同心聲:“我們帶著父老鄉親的期盼出征,定不負韶華、不負戎裝。”家長代表張秀青則哽咽著承諾:“請部隊放心,我們會當好堅強后盾,讓孩子們安心戍邊衛國。”市領導在講話中勉勵新兵:“要以英雄為榜樣,把忻州兒女的忠勇基因融入血脈,在軍營這所大學校里淬煉成鋼!”
鐵騎繞城:軍威浩蕩勵民心
9時30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奏響,新兵們列隊穿過忻州古城北城門樓。道路兩側群眾自發揮舞國旗,“參軍光榮”“保家衛國”的歡呼聲此起彼伏,舞獅隊翻騰跳躍的紅色身影與新兵們的迷彩方陣相互映襯,引人矚目。9時50分,由摩托車開道、警車護航的車隊緩緩駛出古城,5輛滿載新兵的大巴車緊隨其后,沿和平街、七一南路等市區主干道展開征兵宣傳。
車窗內,新兵們軍容嚴整、眼神堅毅,不時向路邊市民揮手致意;街道旁,市民駐足凝望,孩童們舉起稚嫩的小手敬禮。“看到這些年輕人,就想起當年我們出征的樣子。好男兒就該去當兵,這才是最光榮的青春!”78歲的退伍老兵張大爺感慨地說。
陵園鑄魂:鐵血誓言映初心
10時30分,車隊抵達忻府區烈士陵園。蒼松翠柏間,革命烈士紀念碑巍然矗立。新兵們拾級而上,在抗美援朝老兵段學讓的帶領下重溫那段烽火歲月。“我18歲參軍,和戰友們用步槍打飛機,靠的就是一股不服輸的勁!”胸前掛滿勛章的段學讓老人聲音洪亮,“孩子們,臨行前,作為老兵,我想對即將入伍的你們囑咐三句話:一是一朝參軍、一生榮光;二是珍惜青春、不負韶華;三是建功軍營、早傳捷報。孩子們要記住,沒有國哪有家,穿上軍裝就要扛起千鈞擔。”
11時整,敬獻花籃儀式開始。兩名禮兵抬著花籃緩步走向烈士紀念碑,新兵代表整理緞帶,全體人員向烈士紀念碑三鞠躬。“我宣誓:服從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鏗鏘誓言在陵園上空回蕩,224名新兵舉起右拳,目光灼灼望向烈士紀念碑,仿佛在與長眠的先烈們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薪火相傳:青春熱血續榮光
“忻口戰役的先烈用血肉筑城,我們要用鋼槍守護和平。”忻府區新兵孫振原撫摸著陵園內的忻口戰役浮雕說。代縣新兵周子昊望著陽明堡戰役紀念墻堅定表示:“先輩夜襲機場的勇氣,就是我們練兵備戰的動力。”五臺縣新兵陳嘉隆來自徐向前元帥的故鄉,他在日記本上寫下一句話“:要讓‘鐵軍’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光芒。”
11時30分,采訪環節中,新兵們的話語樸實而堅定。
家長們則在警戒線外默默注視,手機鏡頭里定格著孩子身著戎裝的挺拔身影。“這不僅是一場歡送,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我們要讓‘參軍光榮’成為忻州最鮮明的城市名片,讓紅色基因在代代相傳中生生不息。”
當正午陽光掠過烈士陵園,新兵們登車奔赴軍營。車輪滾滾,載著忻州人民的期盼與囑托,駛向保家衛國的壯闊征程。而古城墻上迎風招展的國旗,仿佛在訴說著這座城市與人民軍隊血脈相連的深厚情誼。(記者 喬龍飛)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