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德縣廟峁村玻璃棧道。記者馮曉磊攝
“這玻璃棧道踩在腳下,跟刷抖音看到的完全是兩碼事。”9月的黃河天橋峽畔,游客王建軍攥著護欄一個勁兒感嘆。腳下碧波奔涌,對岸層林漸染,不遠處的廟峁村掩映在綠樹間,在黃河濤聲中舒展著生機盎然的畫卷。
誰能想見,如今的詩意之地,曾是另一番模樣。“以前山上樹少,一刮大風就‘吃土’,黃河邊更是光禿禿的。”村口開燒烤攤的小李正翻著烤串,炭火星子跳得歡快。多年來,保德縣統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不斷加強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和景觀提升,全力實現水清岸凈,持續為沿黃鎮、村發展注入活力。如今的廟峁村,山披綠裝、水映青巒,處處涌動著自然與生活的蓬勃氣息。
生態“底子”扎實了,鄉村旅游的“文章”便有了“落筆”之處。2022年躋身省級鄉村旅游振興示范村后,廟峁村依托黃河天橋峽的優越區位,把“山水風光秀、農村田園美、城鎮韻味濃、人文歷史厚”作為形象定位,傾力打造“聽黃河濤聲、賞晉北風情”的鄉村旅游目的地,深度融入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圈。
黃河飛瀑觀山峁,鳳凰抱隱現窯村。廟峁村的旅游密碼藏在山水與人文的交融里。該村依托成善寺、楊氏老宅、晉綏碉堡等人文景觀,結合非遺道情戲種、黃河峽谷天險、黃河魚文化等特色文化,集中打造鳳凰古村景區。“玻璃棧道,那是‘必打卡項目’。”景區運營負責人侯富榮介紹說,“抖音、小紅書上的視頻火了后,好多家長專程帶娃來,就為站在棧道上親眼看黃河。”眼下村里更熱鬧了,廟峁村用足用活鄉村振興政策,持續加大景區配套設施建設,全力建設非遺小吃一條街、農家樂、民宿、九曲黃河陣、萌寵樂園打卡地、生態停車場。村集體更以資產入股的形式,鼓勵村民投身于景區產業發展事業中,努力實現公司盈利、村集體壯大與群眾增收的共贏目標。
暮色漸濃,玻璃棧道的燈光次第亮起,灑在黃河水面,與燒烤攤的煙火氣、游客的歡笑聲一同融進濤聲里。廟峁村的夜,正伴著黃河水,釀著晉北鄉村的新滋味。(記者 常曉蓉)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