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榆泉煤礦智能化調度集控室。河曲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今年以來,河曲縣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高質量發展,統籌發展與安全,全面深化改革,扎實推進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持續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加快構建“兩縱三橫三區五園”產業新格局,經濟穩步向好,社會和諧穩定,為“十五五”良好開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年上半年,河曲縣GDP完成79.9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9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0.18億元,建筑業增加值完成0.83億元,服務業增加值完成25.7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0.2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2%。
系統布局,經濟運行持續向好。全年謀劃“四庫”項目307個,圍繞建設“千萬千瓦級綜合能源供應基地”目標,建設了3座智能化煤礦,預計年底可全部建成;7家煤炭洗選企業完成一級標準化建設。1月至7月,全縣煤炭產量2318.8萬噸,發電108.6億度,同比分別增長7.88%和8.65%。園區集聚效應明顯,多項目投產或開工。消費潛力不斷釋放,四類大宗商品以舊換新帶動消費2062.3萬元;“電商+文化”推廣直接銷售收入143萬元;1月至7月線上企業零售額3.88億元,增長4.6%。重點改革穩步推進,30項任務和1項試點有序實施,集體林權改革、“三區”劃定、專業鎮培育等重點領域進展良好,紅蔥項目獲省級立項。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梳理重點事項28項、辦結370件;出臺涉企獎補102條,實現“即申即享”;幫助市場主體修復信用,激發活力。
重點整治,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持續鞏固黃河流域治理成效,完成321個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務,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治理完成人工造林1萬畝,6.75萬畝“三北”工程撫育任務9月底前完成,黃河黑色污染帶30項問題整改工作通過省級驗收,中央環保督察交辦4件問題中3件已辦結。1月至7月,全縣優良天數比例90.6%,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下降11.7%,PM2.5濃度同比下降16.7%,生態屏障更加牢固。
精準施策,鄉村全面振興提質提效。持續鞏固脫貧成果,累計消除監測對象返貧風險123戶248人,發放教育資助金2661人次共165.1萬元,農村低收入群體住院報銷比例達94%,完成危房改造55戶,自來水入戶率和安全率分別達99.69%和100%。統籌實施82個產業項目,投入財政資金10469.42萬元助農增收。脫貧勞動力務工7852人,完成率107%;發放脫貧小額信貸286戶1331.94萬元,光伏收益二次分配650.6萬元,帶動6503人人均增收943元,易地搬遷脫貧勞動力就業率89.33%。嚴守耕地紅線,發放地力補貼2514.7萬元,完成糧食播種39.35萬畝,農業生產托管11.3萬畝。特優農業帶動5.77萬農戶人均增收3800元,一產固投和增加值分別增長45.3%和16.9%。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推進3個精品示范村和25個提檔升級村建設,完成戶廁改造973座,整治殘垣斷壁128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實事做實,群眾生活品質不斷提升。開展招聘活動16場,提供崗位4000余個,1-7月城鎮新增就業1538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69人。福雨小學、文曲苑初中建成投用,開展城鄉教研幫扶14次。健康河曲建設扎實推進,縣醫院與省、市醫院常態化對口幫扶,名醫工作站接診1119人、開展手術155臺,消化道免費篩查完成率100%。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大河長歌》B版成功首演,河曲民歌二人臺獲“終身學習品牌項目”,多個志愿服務項目在全市獲獎。社會保障穩步提高,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參保超額完成,基本醫保參保12.4萬人,發放各類困難群體保障金5305.71萬元。“一老一小”服務持續優化,城市更新加快推進,維修換熱站50余座,數字城管平臺受理案件888件且全部辦結,信息化覆蓋超90%,縣城綜合承載能力顯著增強。
河曲縣始終秉持“負責任、動腦筋、講良心”的工作要求,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強化經濟運行調度,全力推動項目建設、消費提振、投資擴大、產業升級和新動能培育,全力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記者張劍雄 通訊員謝雨村)
(責任編輯:盧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