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是城市中一道流動的風景線,是展示城市文明的流動窗口。一條條縱橫交織的公交線路、一輛輛來回穿梭的公交車,服務著千千萬萬市民群眾。同時,公交車上司機、乘客的一言一行也體現著城市的文明素質,整潔有序、行駛平穩的公交車,不僅讓乘客快樂舒適,也能為扮靚“城市顏值”加分。“榴蓮女”的行為不僅違反了公共場所戴口罩的防疫規定,破壞了公交車內的環境,也影響了周圍乘客的乘車質量,遭到多數人的譴責也是在意料之中。
社會文明離不開城市文明,城市文明更缺不了交通文明。車廂雖不大,但卻是展示城市形象的“流動名片”;路線雖不多,但卻是最接地氣的“群眾路線”。因此,無論是從加強文明城市建設,還是從優化營商環境來說,公交文明都不容忽視。抓好公交文明能夠大大提高城市的美譽度,進而推動整個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經濟發展。
讓文明交通成為日常習慣,讓公交車更有吸引力,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參與。一方面,對于公交公司來說,要更加注重公交系統建設的規范管理和服務,加強司機安全文明培訓,在行車過程中遵守交通規則,不給城市交通添堵、添亂。同時,加大對不文明乘車行為的勸導力度,對屢教不改者予以必要的懲罰和曝光,以剛性約束倒逼文明習慣養成。另一方面,對于乘客來說,每一個人都是文明交通的實踐者、傳播者和推動者,要自覺維護公交秩序,在日常的乘車過程中,主動佩戴口罩、有序排隊上車、為老幼病殘孕讓座、不在車內亂丟垃圾,真正將交通文明觀念融入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成為實際行動,共創安全、暢通、有序的文明交通環境。
從善如登,文明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需要久久為功。若每位市民都能自覺做到有序乘車、有禮出行,就會使車內文明延伸到車外,讓文明的“種子”一路播撒,繼而浸潤到城市的每個角落,生根開花、拙作成長,促進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整體提升,我們的生活也會因此更加友善、美好。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