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的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至關重要。12月13日,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在廣州落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格最高、項目最多、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賽事。山西代表隊的91名選手參加了86個項目中80個項目的比賽,并在22個項目中獲獎。其中,李兆祺等5人獲得“全國技術能手”榮譽稱號,并有2人入選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集訓隊。良好成績的取得,必將激勵我省廣大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堅定走好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為轉型出雛型、轉型發展蹚新路、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向首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發出賀信,再次寄語中國技術工人。賀信指出,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國工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我省圍繞“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目標,繼續全力推進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方向更明、信心更足。
技能成才,匠心筑夢。勞動創造財富,光榮屬于勞動者。激勵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離不開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必須加強勞動教育,從小培養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的品格,立足崗位和本職工作,大力弘揚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技工是人才,而且是不可或缺的人才。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對技能人才的培養越來越重視,更多人開始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勞動觀,但不愿投身職業教育、不愿走技能成才之路的思想觀念仍然存在。走好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必須破除阻礙技能人才整體素質提高的瓶頸,著眼思想觀念、教育水平、政策落實、評價督導、社會保障等各個方面,建立健全充滿活力的職業發展環境。
技能人才培養水平亟待提高。有國內專家指出,當前技能人才培養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不容忽視,如專業設置“大而全”、教學和實踐“兩張皮”、產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推進不力、線上線下培養資源整合度不夠等,致使現階段技能人才培養難以滿足高質量發展需要。一些企業擔心自己的技能人才養不住、留不下,寧可高薪聘外援,也不愿下氣力內部培養。因此,走好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職業發展環境仍需改善。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我省大力實施技能富民戰略,大批勞動者“一技在身、一證在手,一條富路在腳下鋪就”成為現實。實踐證明,只要肯學肯干肯鉆研,練就一身真本領、掌握一手好技術,就一定能夠立足崗位成長成才,在百舸爭流、千帆競發中勇立潮頭,在報效祖國、服務人民中有所作為,在同繪新藍圖、共赴新征程中實現價值、展現風采。
徐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