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我國農村地區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明顯增加,嚴重影響了當地正常生產生活秩序。農村地區防控能力薄弱,疫情防控難度大,特別是春運期間返鄉人員明顯增多,人員流動增大,更易加大疫情傳播風險。
中國人的春節歷來講究團圓,特別是在中國廣大農村,這種傳統佳節所蘊含的鄉愁情結更加強烈、濃厚。“有錢沒錢,回家過年”,足以體現出中國人每到春節歸鄉心情的急切,似乎任何外在的因素和力量都難以阻擋回家過年的腳步。因此,每年春節前后,中國的春運路上所呈現出的壯觀場景都令世人驚嘆。
但今年,依然籠罩在全球上空的新冠肺炎疫情卻成了我們春節返鄉路上不可逾越的“攔路虎”。入冬以來各地出現的零星散發和聚集性疫情,為我們再次敲響了警鐘,疫情一天不散,就不能有任何思想上的麻痹和大意。任何一個小小的疏漏和過失,都有可能釀成無法挽回的大錯。
春節的確講究的是團圓,但平安才是福,人若不安、家若不安,城市豈能安?國家豈能安?如果連最起碼的平安都沒有,又何談團圓!當前,我們只有高舉生命至上的理念,舉國同心,以尊重科學的態度指導行動,同呼吸、共命運,合力戰勝疫魔,才能收獲真正的大團圓結局。否則,人們終將會為冒險換得的一時團聚,而付出沉重的代價。
春節期間,無論城市還是農村,都應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的各項制度要求。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加強自律既有利于自身健康,也有助于他人平安,更是在為全國抗疫作出貢獻。積極響應“就地過年”倡議,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主動進行核酸檢測,配合各地防疫規定;自覺使用公筷公勺,養成文明衛生好習慣……這些特殊之年的特殊之舉,既是形勢所需,也是民心所向。只有全民齊心協力,才能保障每個家庭都能度過一個健康、平安的吉祥春節。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