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志愿填報開始前,教育部官網專門發布預警:目前沒有任何招生考試機構、高校與社會機構或個人開展高考志愿填報指導的合作,切勿輕信所謂的“天價”志愿填報指導服務。
高考結束后,志愿填報成為考生最重要的事情。每到此時,社會上便有機構或個人通過互聯網、電話、面詢等方式,向考生和家長開展高校志愿填報指導活動并收取高額服務費,存在著政策不準、信息不實、誤導甚至詐騙等問題,包括假冒專家身份、謊稱有內部信息,進行夸大虛假宣傳和漫天要價等現象。
高考志愿填報指導高額收費存在陷阱,誤導考生,危害社會,必須堅決依法予以根治。然而,家長和考生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篩選高校信息,把眼光投向各類報考服務機構和填報志愿軟件,也從側面折射出,高考志愿填報咨詢存在一定的公益服務缺位。因此,各地教育部門、考試機構、學校及社會公益機構,應承擔起相應的服務責任,切實加強志愿填報指導工作,為廣大考生提供形式多樣的公益指導服務。
實際上,高考志愿填報并沒有所謂特別的“秘籍”。只要各地教育部門及時做好信息發布、招生指導工作,有效搭建起高校與考生及家長溝通信息的橋梁,指導考生充分發揮自身能動性,在精準把握高考形式、準確搜集報考信息的基礎上,理智分析、合理溝通,就能夠填報好高考志愿。
王璐撰稿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