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鼓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數字技術,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更好發揮支撐作用。”當前來看,科技手段已成為科學有效進行疫情防控不可或缺的堅實力量,創新技術和科技應用產品在應對疫情大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近期晉中、忻州、太原三市在短時間內連續發生局部疫情燃點,全省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正處在最吃勁的階段。各級各部門要以最堅決的態度、最迅速的行動、最精準的措施,扎實細致做好防輸入、防擴散、防外溢各項工作,依靠“科技賦能”推進疫情防控科學決策、精準施策、精細治理,切實提高疫情防控的精準性有效性,做到觸發機制更靈敏、反應機制更迅速、應急機制更高效,牢牢守住山西陣地,堅決當好首都“護城河”。
疫情防控是一個系統,涉及疫情態勢研判、醫療物資供應調配、人流監測、病毒溯源、防控救治、組織動員等多個層面,既要抓好防輸入、防擴散、防外溢各項工作,又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這就需要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信息技術特別是數字技術,全面系統地感知處理和分析研判各類疫情信息,適時應對疫情防控中的各類需求,以做出智能化響應和科學化戰略決策。同時,疫情防控還是各個部門各個系統聯合進行的一場“人民戰爭”,需要上下聯動,協同響應,協同作戰,快速有序地構筑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防控體系。其中,較為關鍵的是如何打破信息孤島,以人流物流的信息數據精準對接,提升整體協同作戰能力,第一時間切斷疫情傳播鏈。這就需要協同共建數據信息采集服務平臺,推動相關數據的開放融合共享,為科學防控提供有效依據。
疫情防控措施中,即時賦碼具有關鍵的預警作用。要學習借鑒有關先進經驗,用好通訊管理和信息技術手段,強化信息的對接推送,堅決做到定時賦碼、即時賦碼。要建立健全并嚴格執行賦碼限制出行等制度,并作為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基本措施。對有疫情地區入返晉人員,必須做到第一時間賦碼、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時間處置,根據研判結果,需要時必須做到第一時間開展流調排查。所有法人單位和具備封閉管理條件的社區(村)都要嚴格執行驗碼、測溫、戴口罩“三要素”,學校、酒店、商超、交通場站等重點場所都要設置查驗卡口,真正讓科技防控發揮作用。
抓好疫情防控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全省上下要把疫情防控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以盡銳出戰的決心勇氣,堅決守住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底線,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遭遇戰阻擊戰,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全力維護社會大局安全穩定。
郭艷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