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邁過“生存線”,力爭達到“發展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堅持有利于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國有經濟競爭力、有利于放大國有資本功能的方針,推動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堅定不移把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p>
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論述為根本指針,就要按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的部署要求,進一步增強危機感緊迫感,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提質增效為目標,苦練內功,推動主要經營指標全面邁過全國同行業平均水平這個“生存線”,并力爭達到全國先進水平這個“發展線”,不斷提升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以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支撐全省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我省國有經濟總量大、覆蓋面廣、貢獻度高,是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柱。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堅持把國資國企改革擺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推動全省國資國企整體實力不斷提升,各項主要指標全面改善,在能源保供和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面勇挑重擔,為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但要清醒看到,我省國資國企領域的體制性結構性素質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決,“趕考”“補考”任務仍然很重。
在“趕考”中強筋、在“補考”中壯骨,國有企業就要咬定“32字要求”不放松。一是主強輔優、分灶吃飯。合理確定主業,通過向主業集中要素,加快提升質量效益,穩步提高核心競爭力、市場占有率和抗風險能力,努力把主業做強。通過整合壯大一批、改制搞活一批、出清重組一批等方式,推動輔業轉換經營機制、融入市場競爭,從功能、業務、配套等方面對主業形成支撐,努力把輔業做優。主業輔業之間既要劃清界限、獨立核算,也要分灶不分家,按照市場化的方式,更好實現主輔聯動。二是對標挖潛、突破“兩線”。按照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要求,健全國企經營業績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從全國同行業中選定標桿,從發展思路、經營指標、改革舉措、運營機制、制度建設等多方面對標找差,推動主要經營指標盡快邁過“生存線”、達到“發展線”。三是管控流程、數智支撐。把建設國企數智化管理平臺作為未來兩年深化改革的重大課題,加強總體籌劃和組織協調,開展企業試點和業務試點,協同實施業務流程重組和信息化建設,形成“管理建在制度上、制度建在流程上、流程建在權限上、權限建在平臺上、平臺建在數據上”的完整體系,同步實現管理的加強和效率的提升。四是業績考核、獎罰分明。健全以效益為中心的考核體系,深化勞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更大的決心和一往無前的精神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干部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薪酬能增能減的管理機制,真正解決“吃大鍋飯”問題。
錘煉重要支柱,鍛鑄重大支撐。國有企業,是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柱,是全省經濟發展的重大支撐。我們要提高站位堅決落實、健全機制協同落實、擔當實干抓好落實“32字要求”,以釘釘子精神做好國企改革“后半篇文章”,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征程上彰顯國企擔當、貢獻國企力量。
胡羽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