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縣治則天下安,縣域強則國家富。縣城是我國城鎮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支撐,對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具有重要意義。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有助于強化縣城與城市的銜接配合。縣城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支撐,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既順應了人口流動的變化趨勢,滿足了農民到縣城安家就業的需求,又有利于帶動鄉村發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縣城建設是擴大內需的重要引擎,將促進形成強大的國內市場,是新形勢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在人口眾多與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的態勢下,縣城乃至縣域發展得越好,我國城鎮體系的微觀活力就越足,新型城鎮化的基礎就越穩固堅實。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歸根結底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要注重著力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實現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的根本宗旨。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指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不斷提高全省城鎮化水平。我們要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補齊城市防洪排澇、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短板。增強縣城產業和人口承載能力,實現與中心城市融合發展。要發展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整體提升縣域梯隊,建設一批中部和全國經濟強縣。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城鎮化是深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舉措,是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促進共同富裕實現的重要著力點。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是我國城鄉關系從城鄉分治走向城鄉共治的必由之路,是實現鄉村振興,補足農業農村發展的歷史欠賬,促進城鄉居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可循之策。我國有一半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縣域,5億農村人口中的大部分居住在縣域內的鄉村地區,提高縣城輻射帶動鄉村能力,促進縣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統籌銜接,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是加快實現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讓更廣大農民共享建設成果和發展紅利的重要舉措。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還要充分尊重縣城發展規律,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功能定位,統籌縣城生產、生活、生態、安全需要,合理確定縣城發展路徑。必須堅持科學規劃,堅持法治思維,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嚴格落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守住歷史文化根脈,讓縣城建設走特色發展之路,真正把縣城打造成為宜居宜業的美好家園。
王立忠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