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科網格”建設為牽引,激活社會治理“末梢神經”。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堅持和完善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城鄉社區建設,強化網格化管理和服務,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切實把矛盾化解在基層,維護好社會穩定。”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的重要講話精神,省委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切實夯實社會治理基層基礎。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要站在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高度,把深化網格化服務管理作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山西的基礎性工程,從基層單位和治理末端、矛盾源頭抓起,以“全科網格”建設為牽引,加快構建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開放共享的基層管理服務平臺,推動矛盾糾紛聯調、社會治安聯防、突出問題聯治,最大限度把矛盾風險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山西篇章夯實安全穩定基礎。
以“全科網格”建設為牽引,激活社會治理“末梢神經”,就要在網格責任“聯動化”上下功夫。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水平基層治理,建強“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微網格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架構,錨定“區域統領、行業引領、兩新融合、街社兜底”,活化“網格預警、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力求“微網格”帶動“微服務”、“小單元”發揮“大能耐”,努力實現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辦萬家事。
以“全科網格”建設為牽引,激活社會治理“末梢神經”,就要在網格內容“多元化”上下功夫。以省綜治信息系統、綜治視聯網和“雪亮工程”系統為基礎打造綜治實戰指揮平臺,集“實時定位、軌跡巡查、信息發布、網格考核、一鍵報警、指揮調度、可視會商、視頻監控”等八大功能于一體,通過網格首診、村社坐診、街鎮接診、區級會診,激活“網格自循環、社區小循環、街鎮中循環、區級大循環”四級處置,形成“問題上報—案卷建立—任務指派—調查落實—處理反饋—結案歸檔”閉環管理,努力實現微事不出網格、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鎮、難事區域終結。
以“全科網格”建設為牽引,激活社會治理“末梢神經”,就要在網格服務“精細化”上下功夫。為確保網格化管理的高速實效運轉,在“沉下去”的同時,要努力做好“統起來”這篇大文章。依托社區(村)黨群服務中心,設置便民服務功能區,設立幫辦代辦點,發放“連心卡”,“網格員”當好“代辦員”,解答群眾咨詢,受理代辦事項,讓服務直通民心。發放“連心卡”,不僅給群眾遞出了問題反映的“哨子”,而且讓網格員成為群眾身邊最親近的“聽哨人”,第一時間發現群眾訴求、第一時間響應群眾訴求、第一時間處置群眾訴求、第一時間反饋群眾訴求,千方百計協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煩心事、憂心事、揪心事,努力實現“有事你來電,剩下的事我來辦”和“矛盾不上交,就地來化解”。
胡羽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