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嚴厲打擊生態環境污染違法犯罪“利劍斬污”專項行動啟動以來,多部門聯合執法,緊盯打擊重點,主動作為,聚焦跨行政區域特別是跨省區市非法轉移、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環境違法行為,查處了一批環境違法問題,曝光了一批典型案例,解決了一批人民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形成有力震懾。
夯實生態環境安全基石,必然要求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扛起保護黃河千秋大計、筑牢京津冀生態屏障、建設山西美麗家園重大政治責任和歷史責任,必須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重拳出擊、鐵腕治污,以高質量生態文明法治建設,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綠色發展水平明顯提高。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實現標本兼治,要切實發揮制度和法治的硬約束作用,聚焦全省生態環境領域重點焦點問題,積極探索污染防治、資源開發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的“小切口”精細化立法,因地制宜增強立法針對性、可操作性,構建起源頭嚴防、過程嚴管、責任追究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以法治夯實紅線和底線,才能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更為全面、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法無威不立。一以貫之堅持零容忍,敢于亮劍、鐵腕執法,深入開展嚴厲打擊生態環境污染違法犯罪“利劍斬污”專項行動,要著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重點對危險廢物偷排偷放、主觀惡意排污、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等違法犯罪行為用重典、出重拳,重點查處一批、曝光一批、解決一批。要讓法律長出“鋼牙利齒”,堅決斬斷非法利益鏈條,堅決鏟除滋生違法犯罪的土壤,讓違法違規者付出應有代價,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和震懾力度。
強化執法效果,讓法律具有震懾力,必須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為目標,從源頭上解決突出環境問題入手,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執法效能。要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手段,推動執法精準化、管理精細化,切實提升環境執法能力和水平。針對突出的區域性、行業性、普遍性生態環境問題,把脈會診,以案促建,舉一反三,采取靈活管用的執法方式,用好、用足法律賦予的執法手段,推動企業自查整改與環保督察整治相結合,持續釋放生態環境保護的法治效應。
生態興則文明興。打出依法防污治污“組合拳”,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堅實保障,我們就一定能夠建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清潔美麗山西。
(來源:《山西日報》)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