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工作離不開法治護航 |
2022年07月21日 09時10分 山西日報 |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組織實施了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啟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全力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地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工作離不開法治護航,作為我國第一部以“鄉村振興”命名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以下簡稱《鄉村振興促進法》)2021年6月正式施行。 《鄉村振興促進法》主要聚焦“五大振興”,將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要求、原則、政策等,以法律形式固化,是鄉村振興領域一部固根本、管長遠的法律,也是一部“三農”領域基礎性、綜合性法律。《鄉村振興促進法》強化了對鄉村振興的法治保障,對加快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深層次、多維度和廣覆蓋的目標任務,推動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鄉村振興促進法》實施一年來,我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為指導,以落實好這部重要法律為重點,強化政策配套,健全工作機制,加快補齊短板,特別是在良種引育、現代化設施農業發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建設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突破。 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落實好《鄉村振興促進法》,要強化鄉村振興戰略執法機制建設,要堅持法治為本,樹立依法治理理念,強化法律在維護農民權益、規范市場運行、農業支持保護、生態環境治理、化解農村社會矛盾等方面的權威地位。要加強對農民群眾的法治宣傳教育,增強農民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自覺,養成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的行為。要增強基層干部法治為民意識,將政府涉農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各級領導干部要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確保《鄉村振興促進法》更好地落地落實,還要健全完善以《鄉村振興促進法》為統領,相關法律、法規、規劃和政策文件為支撐的鄉村振興法律制度體系。要進一步壓緊主體責任、強化工作舉措、加大資金投入、抓好隊伍建設,增強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鄉村振興的能力,確保《鄉村振興促進法》在三晉大地落地見效,推動“三農”高質量發展。 王立忠 (責任編輯:梁艷)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