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堅強物質支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重要內容。全省上下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大要求,在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中展現山西作為。
念茲在茲,關懷備至。在萬物并秀的初夏時節,習近平總書記深入我省考察,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第四次蒞晉考察。每次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轉型發展的要求都是一以貫之,一脈相承。早在2017年在我省考察調研時,就深刻指出,實現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形成產業多元支撐的結構格局。2020年在我省考察調研時強調,把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做強做優。
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走好新征程,就是要牢記囑托,錨定轉型發展不動搖,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松勁。
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要著力點,是我國經濟的命脈所在。抓實體經濟一定要抓好制造業。就我省來說,就是要把制造業振興升級作為產業轉型的主攻方向,持之以恒,久久為功。一方面要清醒認識到煤炭等傳統產業是我省制造業發展的底盤和支撐,必須倍加珍惜,同時,要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改造;另一方面要聚焦“六新”領域,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提升我省產業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當前,重中之重是用好產業鏈“鏈長制”和特色專業鎮兩個抓手,夯基壘臺,積厚成勢,在打造中部地區先進制造業基地上不斷取得新突破。
能源攸關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山西作為煤炭大省、能源基地,不僅要充分發揮煤炭在能源安全保障中“國之大者”重要作用,全力抓好煤炭增產保供,“決不能讓國家為煤發愁”,而且要推動“五個一體化”盡快實現更多突破,推進能源領域“五大基地”建設,做強做優現代能源產業集群,切實把煤炭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同時,要大力發展風電、光伏、氫能、地熱等新能源,促進非常規天然氣增儲上產。以新能源汽車為例,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我省全力打造的14個標志性引領性產業集群的重點產業之一,在這一賽道上,我省生產消費兩端發力,2022年,全省新能源汽車生產增長了62.2%,零售額增長了85.7%??芍^高歌猛進,加速追趕。
實施好農業“特”“優”戰略,加快構建農業領域現代化產業體系、高標準市場體系兩個體系。山西農業的出路在“特”和“優”,要大力發展有機旱作農業,因地制宜發展縣域特色優勢農業。做大做強南果、中糧、北肉、東藥材、西干果等特色產業,持續培育壯大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以大同預制菜產業發展為例,近年來大同持續做優做強黃花等特色產業,預制菜產業已初步形成了“原料基地+中央廚房+物流配送”的產業化發展模式。近日,首屆中國百強預制菜企業峰會在大同召開,以此次峰會為契機,大同將錨定“北方預制菜之都”目標,打造百億級產業集群。
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必須順應產業發展大勢,力爭贏得主動、贏得先機。在現階段,現代產業發展呈現出集群化、數字化特征。無論是制造業振興升級、做強做優現代能源產業集群,還是促進文旅康養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數字經濟,都必須堅持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一體部署,推動“四鏈”深度融合,為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競爭力強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陳力方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