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關于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戰略部署,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定守牢糧食安全底線,因地制宜興產業,科技賦能提效益,加快推動一二三產業在農業農村的融合發展,不斷夯實農業農村現代化基礎,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優化生產布局,提升農業產業質效。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是產業振興。在推進農業現代化、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道路上,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山西山多地少、地貌多元、氣候多樣,這種獨特的資源稟賦決定了山西農業的出路在于“特”和“優”。要堅持“特”“優”方向,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有機旱作農業,做大做強南果、中糧、北肉、東藥材、西干果等特色產業,培育壯大農產品精深加工十大產業集群。要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現代農藝技術和適用型農機研發推廣,促進農業節本增效、農民增產增收。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升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完善鄉村建設,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既要建設繁華的城市,也要建設繁榮的農村,推動工業和農業相互促進、城市與鄉村相互融合。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總方針,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堅持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一體推進,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推動先進生產要素向鄉村流動、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的田園風光和美麗鄉愁,提高農村生活品質。
拓展增收致富渠道,推動農民富裕富足。檢驗農村工作實效的一個重要尺度,就是看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沒有。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盤活農村資產,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讓更多農民勤勞致富,共享發展成果。有序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著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推動農民群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提升。多種形式技能培訓推動農民能力提升,組織開展農業全產業鏈、綠色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與品牌創建等特色培訓,加快培育新型農民。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農業是基礎、是支撐,更體現強國建設的速度、質量和成色。我們必須立足省情農情,遵循產業發展規律,發揮鄉村地域特色,抓好穩糧保供、產業幫扶、農民增收等方面重點任務,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實現農業生產、農村建設、鄉村生活生態良性循環,全力推動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郭艷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