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和增長引擎,工業穩則經濟穩。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時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更多支柱產業。要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人工智能安全發展。要推動平臺企業規范健康持續發展。這為我省穩定經濟運行、穩住工業基本盤指明了方向。
今年以來,全省經濟保持了運行穩中向好、轉型步伐加快的良好態勢。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增速較1月—5月加快0.4個百分點,快于全國0.1個百分點。全省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制造業增長8.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5%。這些數據彰顯出我省工業經濟的韌性強大和應對壓力挑戰的廣闊回旋空間。
同時要清醒看到,當前我省經濟持續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總體需求不足、大宗工業產品價格下滑等階段性、周期性變化不容忽視。為鞏固全省工業經濟增長勢頭,確保全年工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必須在推動工業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上加力加效。
健全的產業體系是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底氣所在。行業龍頭帶動,配套企業聯合攻關,共同構筑起產業鏈優勢。要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大消費品工業發展支持力度,用好產業鏈鏈長制和專業鎮“兩大抓手”,促進企業技術創新,推動數字經濟與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著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優良的營商環境是工業企業平穩運營的助力所在。提高服務水平,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做好“娘家人”;加強市場引導與監管,動真格打擊擾亂市場行為,為企業合法權益保駕護航,進一步激活經營主體活力。
完備的政策供給是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信心所在。為企業紓困解難伸出援手,減負“政策禮包”不可或缺。要延續和優化惠企紓困的一系列減負政策,有效增強經營主體信心。讓“有形的手”更有力,既要走好增強政策供給的第一步,也要抓好政策落實的關鍵一步。這就要結合實際推出更有針對性的配套舉措,提高可操作性,使政策供給項項有針對、招招解痛點,錨定制約工業經濟運行的問題發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和提質升級。
著力提振工業有效投資是增強發展后勁的關鍵所在。隨著創新驅動作用持續增強,產業升級發展趨勢向好,企業創新投入要不斷加大,既要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也要著力擴大精準有效投資,合理引導資本投向,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為企業長遠發展和產業優化升級培育新的增長點。
工業是經濟的“壓艙石”,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我們要以更大力度、更有效舉措持續助力企業紓困發展,更好鞏固“穩”的基礎,積蓄“進”的力量,守住“保”的底線,確保全年工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只要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必將更好發揮工業的“壓艙石”作用,為推動山西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蓬勃力量。
王早霞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