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是連接城市、服務鄉村的載體。提升縣城發展質量,是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支撐。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事關山西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一個重大問題。2022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要求以縣域為基本單元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發揮縣城連接城市、服務鄉村作用,增強對鄉村的輻射帶動能力,為推進縣城發展、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提供了重要遵循。
省委十二屆六次全會指出,要為進一步加快轉型發展持續夯實基礎支撐,強調要著力強化六大支撐,加快辦成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大事要事。著力強化六大支撐,就要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與學習推廣“千萬工程”經驗結合起來,深入開展試點示范,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一體化,推動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有硬件基礎,縣城才有承載力。補短板,惠民生,全面提升縣城產業配套設施、市政公用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環境基礎設施,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公共服務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環境基礎設施水平決定著縣城人居環境和整體面貌,也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硬件基礎。因此,要加快提升縣城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供給的數量和質量,強化教育、醫療、養老、托育等公共服務供給,完善城鄉供氣供暖、防洪排澇、防災減災等基礎設施,以現代化基礎設施和均等化公共服務推動縣城高質量發展。
有優勢產業,縣城才有吸引力。產業是縣城發展的根基,培育發展縣城特色優勢產業,是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的重要舉措。要堅持新型城鎮化建設與學習推廣“千萬工程”經驗有機結合、一體推進,深入開展試點示范,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推動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我省各地資源稟賦千差萬別、條件大相徑庭,我們要立足自身實際、區位條件和發展基礎,發揮比較優勢,找準發展路徑,特別是要依托特色專業鎮建設,加快壯大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重點發展比較優勢明顯、帶動農業農村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產業,同時要注重推動三產融合發展,加快縣域內產業集聚,以增強縣城產業輻射帶動鄉村發展的能力。
有政策支撐,縣城才有新動力。要強化各方面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持,創新體制機制,打通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通道,激發城鄉融合發展的動力活力。要強化政策引導,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建立多元可持續投融資機制,完善城鄉建設用地管理制度,健全人才和科技成果下鄉激勵機制。要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鞏固拓展好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推進的過程中要注重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堅持試點先行,突出規劃引領,營造濃厚氛圍,充分凝聚廣大干部群眾建設美麗山西幸福家園的強大合力,為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新動力。
郡縣治,天下安。我們要科學把握功能定位,分類推進縣城建設,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山西特色、符合現代化要求的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為奮進“兩個基本實現”目標提供強勁動力和堅實支撐。
康梅薌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