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工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決策,也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民心工程。11月27日召開的全省學習踐行“千萬工程”經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現場會指出,學習踐行“千萬工程”經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強調要“統籌推動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
以縣域為重要切入點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就是要突出抓好縣城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提升、鄉村全面振興和綠色發展,以改革賦能暢通城鄉資源要素雙向流動通道,推動縣域內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就業、社會治理、要素流動“五個融合”,進而實現城鄉深度融合、雙向賦能、共同繁榮。
推動縣域內城鄉基礎設施融合。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融合是現代城鄉關系的重要體現。要推動縣城交通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抓好三個一號旅游公路和“四好農村路”建設。實施城鄉供水管網更新改造和智慧化改造,建設以城帶鄉的污水垃圾收集處理系統,完善城鄉供氣供暖、防洪排澇、防災減災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城鄉基礎設施管護運營水平。
推動縣域內城鄉公共服務融合。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和有效融合是從根本上消除城鄉二元社會結構,讓城鄉居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過程、共享現代化成果的關鍵內容。要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強化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縣鄉村統籌,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深化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健全縣鄉村銜接的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做好城鄉社會救助兜底工作。
推動縣域內城鄉產業就業融合。縣域涵蓋了從一產到三產,從種植、加工到服務的完整產業體系,具有一定的產業就業吸納和轉化能力。要立足自身資源稟賦、區位條件和發展基礎,做強本地既獨具特色又有傳統優勢的重點產業,加快壯大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積極推動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全面構筑山西“數商興農”新優勢。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圍繞“打造重點鏈,唱好融合戲”,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
推動縣域內城鄉社會治理融合。實現高水平的城鄉融合,需要高效能的社會治理。要優化縣鄉村三級治理體系,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鄉村。同時強化對城中村、城鄉接合部等區域安全隱患較多地段的隱患排查,切實筑牢城鄉安全防線。一體推進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建設,強化城鄉信息資源互聯互通,為城鄉融合發展插上數字化“翅膀”。
推動縣域內城鄉要素流動融合。生產要素的雙向自由流動是推動城鄉融合的核心環節和重點內容。要以縣域單元作為有效載體,統籌推進農民就近城鎮化和人才資本下鄉。對進城落戶農民的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三權”給予充分落實保障并鼓勵市場化退出。制定更加有力的財政金融、社會保障等激勵政策,吸引各類人才返鄉入鄉廣泛參與鄉村振興,引導城市居民下鄉消費和養老,促進人口穩定有序雙向流動。
城鄉融合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加速器”。我們要以學習踐行“千萬工程”經驗為強大動力,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圍繞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扎實推動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地全面提升,努力走出具有山西特色的實踐路徑。
郭艷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