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美麗中國建設。近日召開的全省學習踐行“千萬工程”經驗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現場會指出,要以學習踐行“千萬工程”經驗為強大動力,扎實推動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地全面提升,努力走出具有山西特色的實踐路徑。其中,深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重要內容。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打造美麗鄉村,為老百姓留住鳥語花香田園風光。”今年是浙江“千萬工程”實施20周年。20年來,“千萬工程”以整治鄉村環境“臟亂差”為切入點,全面推行鄉村生態環境治理和生態文明建設,實現了從“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到“千村精品、萬村美麗”再到“千村未來、萬村共富”的蝶變,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成功路徑和豐富經驗。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點任務。近年來,我省農村人居環境發生了可喜變化,大部分村莊都變得干凈整潔有序。但是,還仍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基本生活設施不完善、與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有差距等問題。今年年初,山西省貫徹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的實施方案出臺,提出到2025年,全省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左右、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25%以上、農膜回收率達到85%等一系列目標。如期實現這些目標,必須充分用好“千萬工程”經驗這本鮮活教科書,深刻領會蘊含其中的重要理念和科學方法,結合本省實際大膽探索、創新實踐。
堅持系統觀念,“一盤棋”做好村莊整治規劃。科學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是統籌引領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的關鍵性工作。讓“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是村莊整治規劃的立足點,要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尊重鄉土風貌和地域特色,在整治臟亂差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推進鄉村微設計、微改造、精提升,防止大拆大建、千村一面,著力打造凸顯晉風晉韻的鄉村風貌。
堅持分類指導,全面推進廁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廁所改造質量高不高、生活垃圾能不能收運處置、生活污水能不能科學處理,直接關系到農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品質,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重點,也是難點。要圍繞這些重點難點,根據不同地方條件,建立健全管護機制,增加資金投入,特別要強化科技和人才支撐,力爭在干旱寒冷地區農村改廁模式、偏遠地區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等技術上取得突破。
堅持統籌推進,積極發展生態綠色產業,創新培育“美麗鄉村+”新業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本身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值。推廣“千萬工程”經驗以來,各地在做好環境整治工作的同時,也積極發展鄉村綠色產業,持續推動“美麗生態”向“美麗經濟”有效轉化。我省陵川縣的錫崖溝村、安澤縣的飛嶺村、左權縣的上武村等都成為鄉村生態綠色產業的典范,要加以學習借鑒。要促進人居環境質量和農村生產條件同步提高,打造各美其美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工程。深入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聚焦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持之以恒、久久為功,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美麗宜居、生機勃勃的鄉村圖景在三晉大地鋪展開來,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陳力方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