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指出,到2027年,基本形成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高效政務服務體系,實現企業和個人兩個全生命周期重要階段“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落地見效,大幅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滿意度、獲得感?!吨笇б庖姟返某雠_,有利于推動政務服務“更上一層樓”,以“面對面”的優質高效政務服務,給人民群眾帶來“指尖上的便利”。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府職責體系和組織結構,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闭辗兆鳛檎苯用嫦蚱髽I和群眾的前沿陣地,為政府機關履行職責、配置資源、服務社會提供了切入點和著力點。從一項項零散的“手續”提升到企業和群眾想辦的“那件事”,“高效辦成一件事”彰顯了立足企業和群眾視角、辦好暖心惠企優環境“每件事”的堅定決心,是新時代新征程行政管理改革的務本之策和務實之舉。
多方發力,讓政務服務提質增效。根據《指導意見》,“高效辦成一件事”就是將多部門辦理的“單個事項”集成為企業群眾視角的“一件事”,關鍵是“高效辦成”,把“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提升行政效能、優化政務服務的重要抓手。這意味著政府機關一方面要建立起高效的服務機制,讓運轉機制再提速,及時回應民眾關切;另一方面要提高政務服務質量,立足群眾和企業所思所想、用心用情解決他們的急難愁盼。高效辦成的“這件事”,不是單個部門的單件事,而是集成化的事,需要多個部門以“辦成事”為宗旨同向發力,持續加強機關內部管理,優化工作流程,減少煩瑣流程。通過念好線下辦事“只進一門”、線上辦事“一網通辦”、企業和群眾訴求“一線應答”的“一字訣”,為機關運轉紓解程序阻力,為實現政務服務“辦事快、事好辦”提供了系統性保障。
數字賦能,使出門辦事更便捷?!吨笇б庖姟诽岢觯苿泳€上線下融合發展,實現辦事方式多元化、辦事流程最優化、辦事材料最簡化、辦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數字化信息技術的持續賦能,讓政務服務“只進一門”“一網通辦”“一線應答”成為可能,更讓靈活、便利成為“易辦”的最好注解。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打造的在線政務服務總樞紐,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充分發揮政務服務平臺支撐作用,為自然人和法人身份認證、跨域電子印章驗簽、辦件調度、用戶管理等業務辦理搭建了基礎通道。在政務數據共享、源頭化數據治理等方面,推動實現“一數一源一標準”。同時,隨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廣泛應用,政府與銀行、郵政等部門合作不斷加深,進一步簡化辦事流程,提高辦事效率,不出門也能辦成事的“科技范”愈加凸顯,真正讓政府成了企業和群眾的貼心人。
集成辦理,給營商環境添活力?!案咝мk成一件事”的背后,時時牽動著民心企意。政府通過實現多個部門辦理或跨層級辦理,關聯性強、辦理量大、辦理時間相對集中的多個事項集成辦理,能夠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一件事一次辦”“一類事一站辦”服務,不僅減輕了企業的負擔,還減少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資源投入,大幅壓低辦理時長和辦事成本?!叭萑笔马棾兄Z辦”“異地事項跨域辦”,表達了政府為企業和群眾“辦成事”的決心;申請材料后補或免交、差異化的告知承諾事后核查、提供遠程幫辦服務等一系列“最后一公里”的加速措施,顯示出“把事辦了最重要”的目標導向。除此以外,“政策服務免申辦”,致力于精準匹配符合政策條件的企業和群眾,逐步實現政策“免申即享”,將福利送貨上門;一站式提供的“融資擔保、產業基金對接、上市培育等金融服務,人才認定、住房安居、資金補助等人才服務,科技企業培育、產學研對接等科創服務”,能夠幫助企業更好掌握市場需求和發展機會,為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支持和幫助,激發企業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提高企業競爭力,整體推動產業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全國各地紛紛聚焦企業和群眾需求,俯下身子傾聽,力爭以最接地氣的方式“把事辦好”。黑龍江省探索“極簡審批”“政務簡碼”,推動政務服務深層次變革;山東省圍繞政府機關運轉、加強政企溝通、數字政府建設全力開展提速提效“三大行動”;河北省著眼政務服務大廳建設,力求跑腿更少效率更高;安徽省用“皖事通”App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浙江省借力“三服務”小管家平臺解決群眾企業煩心事……“高效辦成一件事”,正成為為民為企辦實事的新風尚。未來,隨著政務服務體系的不斷健全,數字化、信息化、智慧化技術支撐的不斷發展,高效辦成的“一件事”將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每件事”。
(據《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