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介形式多樣,“名頭”才能更響。各地越來越重視對外宣傳推廣,這是旅游業越來越注重圈粉網民的結果,更是各地相互比拼、競相端出“旅游大餐”“卷起來”的結果。
“卷”的最終目的應該是讓消費者更加滿意。積極健康的“卷”對社會、對大眾是好事,可以讓旅游市場得到更充分的競爭,讓游客有更美好的旅游消費體驗。這種“卷”應該是一種立足本鄉本土,生動展示自然風光、歷史文化、人文故事的探索,是一種比學趕超的良性市場競爭,是一種對消費者更加看重、更加用心的姿態。各地應注重“卷”的實際效果,最終以游客滿意不滿意、大眾評價好不好、熟客回頭率高不高、旅游經濟帶動性強不強作為最終評價標準。
誰不說俺家鄉美,關鍵是怎么說得有力量、怎么“秀”得打動人。推動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山西有機遇、有條件、有方向。
要立足資源稟賦,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高地。充分發揮各縣區文化特質和資源稟賦,推動市縣錯位發展、聯動發展,每個縣區至少打造一張旅游“名片”。同時,要堅持城鄉統籌,推動鄉村旅游轉型升級。積極推進公園綠道、休閑街區、休閑書屋等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為游客提供更多休閑“打卡”地。
要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促進旅游與文化、康養、研學等深度融合,做好“旅游+”“+旅游”文章,增強“一業興、百業旺”的乘數效應。深化旅游與多業態融合,將文化旅游與生態環境保護、群眾休閑等有機融合;加強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推出深度體驗游和紅色研學游;結合城市更新改造,培育“工業風”特色文旅項目。深化文化與旅游融合,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資源,認真落實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工作要求,豐富實物、史料、場景還原等呈現形式,讓歷史文化遺產“熱”起來、館藏文物“火”起來、史書典籍“活”起來,實現旅游資源開發與文化傳承弘揚相互促進。
要聚焦“吃住行購娛”全鏈條,努力實現四季能游、全天可玩、把客留住。要豐富活動載體,推出惠民演出、作品展、文化旅游節等系列活動。圍繞日益多樣化、個性化和不斷升級的文旅消費需要,推進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著力挖掘形成更多獨特賣點、“爆點”,形成兼具文化和旅游特色的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提升食宿品質,加強美食主題旅游產品開發,推出更多地方小吃、特色餐飲、養生預制菜等餐飲消費產品。開發有文化特色的文創產品、旅游商品和伴手禮,把絕美風景、絕佳故事轉化為絕妙創意。推出更多沉浸式音樂、戲劇和演藝劇目,讓游客在身臨其境的新奇體驗中領略三晉優秀文化的魅力。用好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發展沉浸式演藝、沉浸式展覽展示、沉浸式街區等文旅新業態,讓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機、呈現新風貌。著力提高服務水平,堅持“服務即營銷”理念,加強導游職業道德建設和技能培訓,開展景區、景點解說詞標準化、規范化提升行動,讓更多“頭回客”變成“回頭客”。
王早霞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