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能工巧匠能帶動一群人,打造一個品牌,帶活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百姓,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近日,山西第二批省級鄉村工匠名師認定名單出爐,148名鄉村“能工巧匠”榜上有名。
鄉村工匠“雙百雙千”培育工程是鄉村人才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挖掘和傳承傳統工藝、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和文化繁榮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明確鄉村工匠培育機制和激勵措施,順應鄉土人才成長規律,培育鄉村高技能人才隊伍,為助力鄉村特色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就業創業提供人才保障。
傳技藝,守護發展好優秀鄉土文化。木雕、刺繡、陶藝、剪紙……這些世代相傳的手工藝,是鄉村文化的瑰寶,彰顯著鄉村文化的獨特魅力,而鄉村工匠是這些傳統技藝的傳承者。隨著時代變遷,他們更是鄉村文化創新的推動者,將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設計理念等相結合,創造出具有時代感和創新性的手工藝品,進一步豐富了鄉村文化的內涵和表現形式,推動著鄉村文化的創新和發展。各地要從實際需求出發,結合產業特色組織開展技能培訓,加快培育鄉村技能人才,通過設立鄉村工匠工作站、名師工作室等,開展師徒傳承,培養傳統工藝專業人才,切實把優秀的鄉土文化、技能技藝和工匠精神傳承好、守護好、發揚好。
成產業,鄉村工匠名師助增收、促和諧。鄉村工匠的技藝和智慧是推動鄉村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他們創造出獨具鄉土特色的手工產品,這些工藝和產品延伸了鄉村產業鏈條,提升了產品附加值,為鄉村產業帶來新的增長點。要尊重市場規律,把握產業發展趨勢,發揮鄉村工匠輻射帶動作用,支持鄉村工匠領辦、創辦特色產業,打造鄉村工匠品牌,建立健全聯農帶農機制等,推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帶動群眾穩定增收,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出實招,讓鄉村工匠成長成才。鄉村工匠培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加大經費投入,完善扶持政策,構建全周期服務。要做好鄉村工匠的摸底調查工作,了解鄉村工匠的數量、分類、水平、存在困難、發展需求等,對調查結果進行歸檔。有條件的地方要形成數字化管理,在此基礎上形成動態化和常態化管理服務。根據鄉村工匠數量、類型,按照普及型、提高型、進修型三類分別組織職業培訓,形成鄉村工匠技能梯隊。加大鄉村工匠品牌宣傳力度,講好品牌故事,不斷提升鄉村工匠品牌知名度。依托豐收節、消費幫扶、勞務品牌發展大會等活動,提供營銷服務,營造全社會支持鄉村工匠品牌發展的良好氛圍。支持開展多種形式的鄉村工匠品牌交流展示活動,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相互促進,激發鄉村工匠內生動力,促進技能鄉村建設。
鄉村工匠的巧手,織出了幸福生活,也織就了鄉村興旺的堅實基礎。要緊緊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統籌資源落實鄉村工匠支持政策,讓更多的鄉村“能工巧匠”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郭艷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