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2日電 題: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新貢獻
新華社記者謝彬彬
10月1日,新中國迎來第76個生日。北京天安門廣場中央擺放的“祝福祖國”巨型花籃體現“和平發展、欣欣向榮”。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賦予了這個生日更為厚重的歷史意義和深遠的現實意義。80年前,中國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犧牲,為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76年前,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維護世界和平正義的力量;今天,在新征程上闊步前行的中國,必將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面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國際形勢,我們要大力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治理倡議,同各國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9月30日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招待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鄭重宣示讓世界看到一個負責任大國“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篤行與擔當。
“中國力量每增長一分,世界和平希望就增多一分。”從歷史烽火中走來的中國,深知和平之珍貴。中國以行動守護安寧,以合作取代對抗,以包容消弭分歧。中國是聯合國維和行動第二大出資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第一大出兵國,在烏克蘭危機、巴以沖突等熱點問題上積極勸和促談,今年還同30多個國家共同建立國際調解院。
前不久,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舉辦了盛大的閱兵儀式。雄師列陣、鐵流滾滾,“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聲震長空,8萬羽和平鴿展翅高飛,彰顯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意志、維護世界和平安寧的強大能力。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始終將自身發展置于人類發展的坐標系,以自身發展為世界發展創造新機遇。76年來,從“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到如今每天生產8萬多輛汽車、340萬臺智能手機,8億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4億多人民走向現代化,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自力更生、接續奮斗,取得彪炳史冊的輝煌成就。如今,中國是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遍及150多個國家,全球發展倡議已動員230多億美元資金支持全球南方發展振興、開展1800多個合作項目……一路走來,中國深知“世界好,中國才會好”,堅持“中國好,世界會更好”。
“人類生活在同一星球,應當同舟共濟、和睦相處。”這些年,習近平總書記先后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和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治理倡議,為應對世界變局、破解緊迫難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彰顯一以貫之的天下情懷和大國擔當。肯尼亞廣播公司網站刊文說,中國為世界貢獻了全面的全球公共產品體系,代表著中國在完善全球治理和促進全球合作方面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今日歐洲新聞網站刊文指出,中國提出的理念和倡議,體現了中國作為大國的責任擔當,展現了中國攜手各國開辟和平、安全、繁榮、進步的光明前景的意愿。
76年砥礪奮進,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變的是“天下為公”的追求、“篤行大道”的堅持。在這舉國歡慶的時刻,世界為中國紛紛送來祝福與喝彩。展望未來,中國將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一如既往地同世界各國人民攜手并肩,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責任編輯: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