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骚妇被后入式爆草抓爆-大学生高潮无套内谢视频-中文字幕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分享到:
 
 
當前位置: 首頁>>服務>>正文
代縣:凝心聚力奪取新成就 改革創新彰顯新作為
2020年04月21日 11時24分   忻州日報

代縣滹沱河濕地公園成為人們休閑娛樂好去處

奮發有為取得豐碩成果

代縣舉行2019中國·代縣·雁門關國際騎游大會

全市最大的光伏扶貧電站

代縣年產300萬噸的久力球團廠

雁門關長城

雁門關雄姿

過去的一年,代縣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篇光輝文獻”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全縣經濟社會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山西省作為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19年度全省33個限制開發的農產品主產縣域經濟轉型升級考核評價結果顯示,進步幅度較大的代縣,已前進到第19名。

——經濟運行穩中求進。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7.9億元,同比增長7.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2%;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6.4億元,同比增長7.54%;財政總收入7.57億元,增幅22.4%;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4億元,同比增長8.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28元,同比增長6.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43元,同比增長13.6%,全市排名第四。

——脫貧攻堅成效顯著。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圍繞“五個一批”“六個精準”要求,狠抓責任、政策、工作“三落實”。全面實施八大工程43個專項行動。5項約束性指標均達到或超過評價標準。全年退出貧困村46個,減貧3336戶6944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27%,順利接受了國家脫貧攻堅第三方評估。

——轉型步伐持續加快。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轉型發展的主要抓手,大力實施轉型項目49個。持續加大涉鐵企業技改力度,實施了久力年產150萬噸球團項目和恒誠福年產150萬噸球團項目。積極引導企業發展新型環保產業,宇森科技年產20萬噸生態復合肥項目和晶玉建材年產1.2億塊環保免燒磚項目建成投產。貫徹落實省、市推進能源革命綜合改革精神,15座聯村光伏扶貧電站并網發電。經濟轉型升級考核指標穩中有升,招商引資簽約項目當年開工率73.3%,培育小升規企業15家,制造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上升率達到7%。

——農業產業提質增效。糧食生產持續穩定,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38.9萬畝,總產達到1億公斤,增產13.6%。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種植百畝連片項目2.13萬畝,建設“三安”模式有機旱作農業封閉示范基地1115畝,新增中藥材種植1萬畝。全力扶持農產品加工項目,農產品加工企業完成銷售收入5.6億元,增長7%。完成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建設,縣級服務中心和201個村級服務網點建成運行,農產品網絡銷售成效明顯。

——文旅產業加速發展。雁門關景區完成提升改造規劃,順利通過國家5A景區復核。玉帶湖公園旅游項目基本完工,歷史文化名城街區及傳統民居提升改造項目開工建設。成功創建1個省級鄉村旅游3A示范村和3個省級旅游扶貧示范村。持續推進“體育+旅游”模式,圓滿完成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中國式摔跤賽事,成功舉辦了雁門關國際騎游大會、全國大學生籃球精英賽等系列賽事活動。全縣景區景點共接待游客509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49億元。

——城鄉建設統籌推進。大力推進省級園林縣城創建,新增綠化面積7萬平方米。新建招待所停車場、電影院小公園,完成了創衛復審驗收。積極開展村莊清潔專項行動,大力實施整村提升工程。完成了12個村的農村特色風貌整治,改造危房2168戶,新建改建、提質完善農村公路208條165公里。

——生態環境持續好轉。全年優良天數同比上升13.2%,各項約束性指標基本實現預期目標。扎實開展違法排污大整治“百日清零”專項行動。持續開展球團企業整治,22臺8平方米以下球團豎爐全部取締。深入推進散煤治理,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17臺,新增集中供暖面積7萬平方米,實施“煤改電”12萬平方米。嚴格落實“河長制”,開展“河道四亂”整治行動。建成陽明堡泊水村滹沱河出境斷面水質自動監測站。大力推進國土綠化,完成造林3.25萬畝。

——民生福祉不斷改善。建立縣鄉村三級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城鎮新增就業3991人,轉移農村勞動力4118人。新建村衛生室74所,改造維修村衛生室28所。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社會救助不斷加強,全年發放低保金5512萬元。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全年僅道路交通發生生產經營性事故5起,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冶金等七大行業均未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各項指標均在控制范圍內。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狠抓禁毒重點整治,積極化解信訪矛盾,扎實推進法治代縣、平安代縣建設。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改革創新推動轉型發展

代縣濱河扶貧產業園區

昔日縣城“龍須溝”,今日變成美麗景觀帶

騎游大會參賽運動員在雁門田園采摘白水杏

代縣縣城地標建筑——邊靖樓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代縣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重要之年。今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三篇光輝文獻”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搶抓市委十大“項目化”機遇,抓轉型、上項目,抓改革、謀創新,抓園區、優布局,抓生態、惠民生,不斷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和動力,確保脫貧攻堅決戰完勝,確保與全國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代縣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奮斗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1%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1%和6.5%以上。各項轉型升級指標和約束性指標按市下達任務執行。圍繞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重點要全力以赴做好十一個方面工作:

一、確立“項目為王”理念,增強高質量發展后勁

離開了項目支撐,轉型就是一句空話。要搶抓各類“項目化”機遇,加快推進項目的落地建設,為全縣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一是推進重大項目建設;二是強化項目推進機制;三是提升招商引資水平;四是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五是打造“六最”營商環境;六是鼓勵發展民營經濟。

二、強化開發區建設,構筑高質量發展平臺

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轉型為綱”,要切實發揮生態文化旅游園區轉型升級主戰場作用,突出項目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打造特色產業園區;二是推進園區項目建設;三是加強園區基礎保障;四是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五是引深“三化三制”改革。

三、深化改革開放,激發轉型發展新活力

堅持“改革為要”是深入推進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要積極推進關鍵領域改革,進一步創造良好環境,最大限度地激發各類創新創業主體的動力和活力。一是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二是深化國企國資改革;三是深化財政金融改革;四是深化標準化改革;五是全面提升開放水平;六是大力實施創新驅動。

四、鞏固脫貧成效,夯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

要采取超常舉措,拿出過硬辦法,做到脫貧工作務實、過程扎實、結果真實,確保全縣脫貧攻堅決戰完勝,順利實現全面小康目標。一是聚焦任務抓落實;二是聚焦產業促增收;三是聚焦監管防風險;四是聚焦問題促整改;五是聚焦兜底強保障。

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產業特色化品牌化

要抓住產業興旺這個關鍵,打造具有代縣特色的“兩體系、一品牌、一融合”農業產業發展新格局,為鄉村全面振興奠定堅實基礎。一是構建特色農業產業體系;二是建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三是打造代縣特色農業品牌;四是推動農村一二三產融合;五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六、深化文旅產業融合,打造轉型發展新引擎

文旅產業作為朝陽產業,是推動動能轉換的新引擎。加快把文旅產業培育成轉型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全面實現旅游資源大縣向旅游強縣轉變。一是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二是補齊旅游公共服務短板;三是推進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七、加快城鎮化步伐,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高質量加快推進城鎮化,積極推動大縣城建設,構建城鄉互補、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系。一是有效推進大縣城建設;二是不斷提升城鄉建管水平;三是持續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八、堅守安全生產底線,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建設

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系,不斷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堅決守牢安全生產底線,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二是全面提高安全生產水平。

九、堅持高標準保護,持續改善生態環境

堅持把生態文明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努力實現縣域生態環境持續好轉。一是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二是加快綠色發展步伐;三是完善生態文明建設機制。

十、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提高群眾生活品質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提高群眾生活品質和幸福指數。一是拓寬穩定就業渠道;二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三是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四是增強社會保障能力;五是堅決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六是狠抓禁毒重點整治。

十一、全面加強自身建設,不斷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提高政府治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縣要以數字政府建設為牽引,不斷創新治理方式,提高治理效能,建設人民滿意的“六型”政府。一是建設數字政府;二是建設“六型”政府。

(代縣融媒體中心供稿供圖)

(責任編輯:盧相汀)

關閉窗口

    主辦單位:忻州日報社 晉ICP10003702 晉新網備案證編號:14083039 晉公網安備 14090202000008號

    律師提示:本網站所刊登的各種信息,均為忻州在線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凡不注明出處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長征西街31號 熱線:0350-3336505 電子郵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