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6月16日,福建省閩江水口水電站12扇閘門全部開啟泄洪。
近期,南方雨水不斷,北方高溫持續。江南、華南及西南南部13日開始新一輪強降雨過程,暴雨區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超警以上洪水;華北、黃淮、江淮等地一些地區則出現已播作物受旱,多省啟動干旱防御Ⅳ級應急響應。南方汛情和北方旱情會如何發展?面對南澇北旱,水利部門如何防御?
南澇北旱
防汛面臨挑戰,旱情持續發展
每年入汛,珠江流域常常最早發生洪水。與往年相比,今年珠江流域的洪水發生早、頻次高、量級大。珠江水利委員會統計,截至13日10時,入汛以來有139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北江、東江、韓江發生了6次編號洪水,其中北江發生特大洪水。
已經進入主汛期的長江流域部分地區同樣處于強降雨過程中。
長江水利委員會水旱災害防御局局長徐照明說,長江中下游地區即將進入梅雨期,近期將有連續強降雨過程,兩湖水系來水快速上漲,部分支流可能發生編號洪水,長江上游即將發生較強降雨,中下游干流水位將轉漲,防汛工作將面臨嚴峻挑戰。
水利部信息中心水情一處副處長趙蘭蘭介紹,6月以來,受副高偏強及北方持續高溫少雨等因素影響,全國降水總體呈現南多北少分布,南方中小河流超警多,華北和黃淮旱情快速發展。
針對北方旱情,水利部6月12日對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山東、河南、陜西、甘肅八省啟動干旱防御Ⅳ級應急響應。
“黃河流域河南、山東和山西等省近期持續高溫少雨并出現旱情,其中山西晉南地區運城、晉城旱情最為嚴重。”黃河水利委員會水旱災害防御局局長魏向陽表示,截至目前,豫魯晉三省共有2401萬畝耕地受旱,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北部旱情較重,陜西延安、咸陽出現中度以上干旱。
南方汛情防御
科學調度水庫群攔洪削峰錯峰
水利部信息中心預測,6月13至19日,南方將有兩次強降雨過程。受降雨影響,預計江西信江和贛江、福建閩江、浙江錢塘江、廣西西江及支流桂江可能發生超警洪水,暴雨區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2024年長江流域納入聯合調度的水利工程共127座,我們將強化流域水利工程聯合調度。三峽等流域控制性水庫已基本騰庫消落到位,下階段將做好防洪調度和應急調度,發揮好水庫群的攔洪削峰錯峰作用。”徐照明說。
北方旱情應對
加強調度抗旱保供水
水利部信息中心預測,未來十天,華北和黃淮等北方旱區高溫少雨天氣仍將維持,土壤缺墑程度和范圍將進一步擴大,對玉米、棉花和大豆等夏糧作物播種出苗將帶來不利影響。
魏向陽表示,黃委將密切關注旱情變化,加強跟蹤監測;科學調度流域骨干水利工程,提早調整龍羊峽、劉家峽水庫下泄流量;及時優化調整灌溉供用水計劃,努力擴大抗旱澆灌面積。
據了解,從6月12日20時起,黃河小浪底水庫下泄流量已加大至1000立方米每秒,為豫魯兩省抗旱提供水源保障,后期將動態調整黃河骨干水庫下泄流量,全力支撐流域抗旱。
海河水利委員會水旱災害防御處處長楊志剛表示,海委將組織協調相關地區,充分利用當地水庫等河湖水資源,科學調度水利工程,力保群眾飲水安全,努力保障農業灌溉用水,最大程度減輕干旱影響和損失。
文圖均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梁艷)